[实用新型]标准化河渠冰盖样本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2747.6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闫弈博;黄会勇;毛文耀;黄炜;冷星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化 河渠 冰盖 样本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样本的提取,具体地指一种标准化河渠冰盖样本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国内外极地科考过程中,采用冰芯钻机获得冰芯样本,该钻探设备钻头多采用钻头内部空腔提取冰芯。该类设备设计制造精密,成本高昂。
我国北方河渠在冬季多会形成冰盖,冰盖形成后对其厚度的取样统计,是理解和研究冰盖发育过程的关键;对冰盖下表面流冰的堆积程度取样,是对冰塞发展研究的关键。现阶段我国还未有类似的冰盖样本标准化提取装置,多采用破冰取碎冰块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耗时耗力,且冰盖样本不规整,较难对比分析;另外,破冰取碎块的方法还会对冰盖完整性造成较严重破坏,加大冰塞冰坝形成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冰盖破坏小,冰样本规整,简单易用的标准化河渠冰盖样本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标准化河渠冰盖样本提取装置,它包括取冰钻杆、取冰套筒和活动把手。
所述取冰钻杆包括把手承托环,所述把手承托环下端与钻头连杆相连接;所述钻头连杆下端与尖顶朝下的圆锥形取冰钻头相连接;所述取冰钻头上表面上有活动托冰装置。
所述取冰套筒包括圆柱形空筒,所述圆柱形空筒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把手承托孔;所述圆柱形空筒上贯穿有固定把手;所述圆柱形空筒中部外侧设有承重环片;所述圆柱形空筒下端连接有环形锯齿。
所述活动把手穿过把手承托环和把手承托孔。
进一步地,所述取冰钻头外侧设有螺旋助条。所述活动托冰装置包括位于取冰钻头上表面上的叶片转动轴承;所述叶片转动轴承上固定叶片转动轴,所述叶片转动轴上连接有活动托冰叶片。
再进一步地,所述承重环片间隔布置有四个,所述的每个承重环片为扇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托冰装置有间隔布置的四组。采用本实用新型取得的冰盖样本为中央带标准圆孔的标准圆柱体;圆孔及圆柱体半径可以根据取样需要进行定制,保证了不同人员、不同时间和地点提取的冰盖样本具有可比性。本实用新型的取冰孔与冰体大小基本一致,在满足样本研究需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冰盖的破坏。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锯齿在冰盖上钻孔取样,具有简单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取冰钻杆A及取冰套筒C正视图。
图2取冰套筒C俯视图。
图3取冰钻头A上底面俯视图。
图中:A1-取冰钻头,A2-活动托冰装置,A3-取冰连杆,A4-把手承托环,A21-活动托冰叶片,A22-叶片转动轴承,A23-叶片转动轴,B-活动把手,C1-环形锯齿,C2-承重环片,C3-固定把手,C4-圆柱形空筒,C5-把手承托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
参阅附图可知:一种标准化河渠冰盖样本提取装置,它包括取冰钻杆A、取冰套筒C和活动把手B。
取冰钻杆A包括把手承托环A4,把手承托环A4下端与钻头连杆A3相连接;钻头连杆A3下端与尖顶朝下的圆锥形取冰钻头A1相连接;取冰钻头A1上表面上有活动托冰装置A2。
取冰套筒C包括圆柱形空筒C4,圆柱形空筒C4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把手承托孔C5;圆柱形空筒C4上贯穿有固定把手C3;圆柱形空筒C4中部外侧设有承重环片C2;圆柱形空筒C4下端连接有环形锯齿C1。
活动把手B穿过把手承托环A4和把手承托孔C5。
优选地,取冰钻头A1外侧设有螺旋助条。活动托冰装置A2包括位于取冰钻头A1上表面上的叶片转动轴承A22;叶片转动轴承A22上固定叶片转动轴A23,叶片转动轴A23上连接有活动托冰叶片A21。
优选地,承重环片C2间隔布置有四个,承重环片C2为扇形结构。活动托冰装置A2有间隔布置的四组。
其中,取冰钻头A1用以在圆柱形冰体样本中心钻取托冰孔,取冰钻头A1外侧的螺旋助条帮助将冰屑输送到套筒内,防止其在钻头前段挤压聚集;钻头连杆A3,用以连接钻头与把手承托环,环下缘至钻头尖端距离大于外把手承托孔C5下缘至标准筒身C4下缘的距离,在开始钻孔时减小装置与冰面接触面积,增大自重在钻头尖端产生的压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2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走门式起重机
- 下一篇: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