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带增强层塑料复合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1649.0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连洪正;赵建强;王青;田世国;侯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10 | 分类号: | F16L13/1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带 增强 塑料 复合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连接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外带增强层塑料复合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具有耐压、耐腐蚀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外带增强层塑料复合管的连接方式一般是通过内衬密封连接的形式实现的,常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内衬向外翻边在增强层的断面上形成平面,由密封垫对接两复合管密封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当输送一些特殊介质时,其密封性不够可靠。如输送某些气体介质时,对密封垫的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复合管的内衬的连接和密封尤为重要。外带增强层塑料复合管的内衬材料为塑料,如果采用熔融连接,其熔接处的内衬管裸露无增强层保护,失去了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具有承压高的特性,因此不能承受较高强度的轴向和径向载荷。一般不采用熔融连接。此连接限制了外带增强层塑料复合管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带增强层塑料复合管的连接结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制造,连接外带增强层塑料复合管能承受较高的轴向和径向载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其特征在于设有内芯、外套和紧定螺钉, 内芯是延轴线平分的两个半圆套组成的锥形体,半圆套内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由中间向两端对称分布,环形凹槽呈锯齿形,内芯两个半圆套扣合粘结在互相连接的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之间的外部,外套的内孔呈锥形孔与内芯相配合,在外套内孔直径大的一端通过紧定螺钉与内芯两个半圆套固定连接。
所述的环形凹槽呈锯齿形,斜面的角度为10°-30°,齿距5mm-20mm。
外套内孔呈锥形孔与内芯相配合,外套箍紧内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制造,安装方便,连接外带增强层塑料复合管能承受较高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其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1、内芯,2、外套,3、紧定螺钉,4、胶粘剂充物,5、内衬管,6、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2所示,一种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其设有内芯1、外套2和紧定螺钉3, 内芯1是延轴线平分的两个半圆套组成的锥形体,半圆套内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由中间向两端对称分布,环形凹槽呈锯齿形,带有斜面,斜面的角度为10°-30°,内芯1两个半圆套扣合粘结在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外部,外套2的内孔呈圆锥形其锥度与内芯的外圆表面锥度相符,在外套2内孔直径大的一端通过紧定螺钉与内芯1两个半圆套固定连接。使用安装时,先将外套2套入其中一根外带增强层的塑料复合管的一端,然后将要连接的两根复合管的内衬管5熔接到一起,在内芯1两个半圆套锥形体内的环形凹槽内均匀涂抹胶粘剂填充物4后,将两个半圆套锥形体扣合到两根复合管增强层6的表面,将外套2套入在内芯1的外部,用紧定螺钉将外套内孔直径大的一端与内芯连接固定后,进行固化。
其内芯的外圆与外套的内孔尺寸、锥度相符,长度根据管材的口径、压力确定;内芯内部带有环形凹槽,凹槽由中间向两端对称分布,环形凹槽内填充胶粘剂,半圆套扣合在两复合管的增强层固定,能承受复合管连接处的轴向载荷,环形凹槽呈锯齿形,凹槽带有斜面,斜面的角度、宽度是根据管材使用压力确定的;外套内孔与内芯外圆尺寸和锥度相符,其有锥度起到箍紧、固定内芯,挤压充实胶粘剂的作用;内衬管连接处外部增强层间断,通过用胶粘剂填充熔接处内衬管和接头内芯间的空隙,把内衬管受压时的作用力传递到接头外套上,承受内衬管连接处的径向载荷。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安装容易,连接效率高,复合管接头连接处的密封性好,承压和抗拉强度高,其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未经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