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板坯夹持的大立辊侧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1121.3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雷家梁;张鹏;蒋利;邓杨;贺文涛;李桥;陈钢;黄菲;周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板坯 夹持 大立辊侧 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热轧生产过程中大板坯夹持的装置,具体地指一种用于大板坯夹持的大立辊侧导板。
背景技术
在钢铁热轧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大板坯轧制,大板坯通过设置有侧导板的大立辊进行输送,大立辊侧导板包括一对侧导板,与一对侧导板中的一块侧导板垂直连接的上推杆和与另一块侧导板垂直连接的下推杆,一对侧导板的前半部分为入口呈八字形状,后半部分为直板呈平行布置,上推杆和下推杆由电机驱动,设置有编码器控制侧导板开度(夹持宽度即直板间距),缺点如下:1、侧导板的设计夹持能力不足,板坯对中性较差,对后续轧制的板型控制带来不利影响,对中严重偏斜时,造成除鳞罩内卡钢,导致废钢停轧;2、板坯经轧制后很可能产生明显镰刀弯,难以纠正;3、上推杆和下推杆由电机驱动导致侧导板响应速度慢,影响夹持效果;4、编码器控制侧导板开度,控制精度常常不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夹持力、对中性好、侧导板响应速度快、侧导板开度控制精确的用于大板坯夹持的大立辊侧导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大板坯夹持的大立辊侧导板,包括平行布置的一对侧导板,与一对侧导板中的一块侧导板垂直连接的至少一根上推杆和与另一块侧导板垂直连接的至少一根下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导板为两端部均设置有倒角圆弧面的直板,且两端的倒角圆弧面相对呈喇叭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推杆和下推杆成对布置,共设置有两对,每对上推杆和下推杆由同一个油缸驱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油缸上设置有磁尺。
更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的输出端与下推杆相连,所述上推杆与下推杆之间设置有同步齿轮轴,所述同步齿轮轴分别与上推杆上的齿条和下推杆上的齿条啮合,从而驱动上推杆和下推杆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设计将原前半部分为入口呈八字形状、后半部分为直板呈平行布置的一对侧导板改为一对两端部均设置有倒角圆弧面的整体式直板,增加了夹持力和板坯对中性,可以更好地控制后续轧制的板型,避免造成除鳞罩内卡钢导致废钢停轧的故障以及板坯轧制后产生明显镰刀弯的缺陷;将上推杆和下推杆改为由油缸驱动,侧导板响应速度得以提高,改善夹持效果;去掉原编码器控制侧导板开度改为油缸上设置磁尺控制,控制精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大板坯夹持的大立辊侧导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其中:一对侧导板1、倒角圆弧面11、上推杆2、下推杆3、油缸4、同步齿轮轴5、齿条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用于大板坯夹持的大立辊侧导板,包括平行布置的一对侧导板1,所述一对侧导板1为两端部均设置有倒角圆弧面11的直板,所述倒角圆弧面11相对设置呈喇叭形;还包括与一对侧导板1中的一块侧导板垂直连接的两根上推杆2和与另一块侧导板垂直连接的两根下推杆3,一根上推杆2和一根下推杆3成对布置,共设置有两对,每对上推杆2和下推杆3由同一个油缸4驱动;所述油缸4的输出端与下推杆3相连,上推杆2与下推杆3之间设置有同步齿轮轴5,所述同步齿轮轴5分别与上推杆2上的齿条6和下推杆3上的齿条6啮合,从而驱动上推杆2和下推杆3同步运动;油缸4上设置有磁尺,使侧导板开度控制精度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面板温挤压模具
- 下一篇:高效闪光对焊式止水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