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缝纫机自动缝纫前姿态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0912.4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如;岳川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隆经纬(郑州)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8 | 分类号: | D05B3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4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缝纫机 自动 缝纫 姿态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制袋缝纫机自动缝纫前姿态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自动生产过程中,圆织机编织的筒状卷料,经裁袋机剪裁后,一端需要缝合,在裁袋后输送至缝纫端的路程上,由张紧轮张紧的输送带在输送板上移动,输送带上方是剪裁后的筒状卷料,也就是压平的圆筒料,压平的圆筒料两端对立两条输送带,两条输送带上方对应设置有对立的两个转接压轮,两个转接压轮由一个气缸同时控制其上下移。受气缸控制,两个转接压轮将压平的筒状料压紧在输送带上,由输送带摩擦力将压平的筒状料向缝纫机输送。
在输送过程中,压平的筒状料需缝纫的一端需要折边,即该端需要通过折边筒。折边筒就似缝纫衣服时,将直线缝纫的边,经过折边筒折边,在折边筒出口将折边后的布料缝纫,由人工控制布料不倾斜。
现有技术中,由于两个转接压轮受一个气缸同时控制,所以缝纫压平的筒状料时,若折边筒折宽边,则折边筒与压平的筒状料一端间隔大,摩擦力小,能够将压平的筒状料一端缝合为直线,残品率低。但此时由于折得边宽,使得每个编织袋浪费大约6公分的原料,浪费率在5%以上。而在折边筒折窄边时,由于折边筒与压平筒状料的一端间隔小,使该端的压平筒状料与输送带的摩擦力大,而相对地与另一端压平筒状料与输送带的摩擦力小,是故压平筒状料在输送带上并非直线运动,致使最后的缝合线是弧线,即产品是不合格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折窄边缝合线非直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窄边自动缝合为直线的编织袋缝纫机自动缝纫前姿态调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编织袋缝纫机自动缝纫前姿态调整装置,它包括输送带和对立的两个转接压轮;每个转接压轮连接一个气缸,转接压轮连接在气缸的活塞头上。且每个气缸分别设有进气调节阀和排气调节阀。每个进气调节阀与排气调节阀是单独控制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分别调节两个气缸上的进气调节阀与排气调节阀,使压平的筒状料在进入折窄边之前,产生一个倾斜量,以抵消折窄边筒对缝纫端的摩擦力之差,使得缝合线为直线。这就能够提高编织袋的成品率,节约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编织袋缝纫机自动缝纫前姿态调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输送带1和对立的两个转接压轮2;每个转接压轮2连接一个气缸3,转接压轮2连接在气缸3的活塞头上。且每个气缸3分别设有进气调节阀4和排气调节阀5。每个进气调节阀4与排气调节阀5是单独控制的。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使用时,分别调节两个气缸3上的进气调节阀4与排气调节阀5,使得在压平的筒状料的两侧的两个转接压轮2,对压平的筒状料施加不同大小的力,使压平的筒状料在进入折窄边之前,产生一个倾斜量,以抵消折窄边筒对缝纫端的摩擦力之差,使得压平的筒状料在折窄边时仍沿直线输送,从而使缝合线为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隆经纬(郑州)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泰隆经纬(郑州)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0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定型蒸箱
- 下一篇:一种在拉链的马带上车嵌线的拉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