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室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9863.2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杰;刘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杰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室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特别是一种手术室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当人体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必然会产生创伤和切口。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具有免疫力,所以切口不会被细菌感染,而当空气中的细菌达到一定的浓度或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创口就容易被感染。因此必须控制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浓度来控制切口感染。
为了保持手术室高度洁净,就需要对流入手术室的空气进行严格的净化和消毒处理。目前,空气净化可达百级的层流系统,是利用分布均匀和流速适当的气流将微粒、尘埃通过回风口带出手术室,不产生涡流,没有浮动的尘埃,净化度随换气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是造价较高,在基层手术室普遍安装层流系统是不现实的。在普通的手术室一般都是采用多级过滤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的,即在通风管道内安装不同级别的过滤器,空气经不同级别过滤器过滤后滤除掉其中绝大多数的尘埃和细菌,以满足手术室对空气的洁净度要求。虽然手术室用过滤器处理后的空气能满足手术室对空气的洁净度要求,但是,由于过滤器仅是将尘埃和细菌从空气中过滤出来,并没有杀菌功能,因此容易导致细菌在通风管道内滋生、繁殖,使通风管道内的细菌数量大大增加,而过滤器均有一定的过滤效率,并不能完全滤除掉空气中的细菌,仍会有一定比例的细菌随空气进入到手术室中,增大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的病患被细菌感染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术室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室通风装置,包括进气管、进气加压泵、排气管和抽气泵;所述进气管的首端设有进气加压泵,所述排气管的首端设有抽气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缸和洁净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分支成多个小进气管,小进气管的末端伸入到消毒缸内底部;消毒缸的出气口连接洁净管,洁净管上均匀设有小孔。
上述消毒缸的顶部设有注液口。
上述消毒缸的底部设有水龙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与手术室直接相通的为洁净管,洁净管内流入的气体为消毒处理后的气体,即使使用时间久了也不会出现洁净管内细菌滋生的情况,能够保证手术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2、通过消毒缸内的消毒液对空气进行消毒、吸附尘埃处理,增加了空气的洁净度,小进气管能够保证空气均匀的进入消毒缸,使空气得到充分的净化。所述消毒缸的顶部设有注液口,可以随时添加新的消毒液,消毒缸的底部设有水龙头,通过水龙头可以随时接出消毒液,对手术室内的其他东西进行消毒,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3、洁净管沿手术室室壁与手术台上下对应,与手术台对应的一段洁净管上均匀设有小孔,洁净的空气通过小孔朝向手术台缓慢下沉,能够赶走污浊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室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毒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气管1、进气加压泵2、消毒缸3、洁净管4、排气管5和抽气泵6。
所述进气管1的首端穿过手术室侧壁与外界相通,进气管1的首端设有进气加压泵2,通过进气加压泵2将外界新鲜的空气吸入进气管1。
所述进气管1的末端分支成多个小进气管,小进气管的末端伸入到消毒缸3内底部,所述消毒缸3内存储消毒液,所述消毒液的体积不超过消毒缸3容积的二分之一,小进气管的末端伸入到消毒缸内底部,通过消毒缸3内的消毒液对空气进行消毒、吸附尘埃处理,增加了空气的洁净度,小进气管能够保证空气均匀的进入消毒缸3,使空气得到充分的净化。所述消毒缸3的顶部设有注液口9,可以随时添加新的消毒液,消毒缸3的底部设有水龙头8,通过水龙头8可以随时接出消毒液,对手术室内的其他东西进行消毒,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消毒缸3的出气口连接洁净管4,洁净管4位于手术台7正上方,洁净管4上均匀设有小孔,洁净的空气通过小孔朝向手术台缓慢下沉,能够赶走污浊的空气。
所述排气管5穿过手术室底部的侧壁与外界相通,所述排气管5的首端设有抽气泵6,通过抽气泵6将手术室内污浊的空气抽出,从而完成了对手术室的通风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杰,未经李晓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9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