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铁零件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9472.0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5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林;游李;黄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 |
主分类号: | B21D5/04 | 分类号: | B21D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慧清 |
地址: | 2100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铁 零件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工具,特别是涉及角铁零件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船体上常常需要用到带有角边的铁皮零件,在本实用新型中我们将这种零件称之为角铁零件。其主要的应用是在船舶舾装过程中上层建筑舱室、内梯道露明的三角肘板包覆中使用的PVC贴塑白铁皮以及部分白铁皮类角铁小工件。
以前车间对于这类白铁皮小工件以及三角肘板包覆所需的贴塑白铁皮的加工都需要到特定的加工车间成形,且成形工艺较为复杂。因此不仅延长了舾装工序所需的时间,同时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船体舾装过程中角铁零件加工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所述角铁零件成形装置包括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操作面一端平行固定有两组铁皮夹持构件,所述铁皮夹持构件是由两块角钢形成的T形夹持构件,其中靠近操作平台边沿的为外侧的角钢,远离操作平台边沿的为内侧的角钢;还包括有调节压紧螺栓,所述两块角钢的垂直面上分别对应开设有螺孔,所述外侧的角钢通过调节压紧螺栓的旋紧作用于内侧的角钢可拆卸式连接;还包括有联动轴,以及用于联动轴固定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固定于T形夹持件构件上,所述联动轴套设于外套管内,所述联动轴的外缘与铁皮放置位所在平面相切,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对应固定有压合角钢,所述压合角钢的第一面与联动轴相切,第二面的反向延长方向亦与联动轴相切;所述压合角钢的第二面与铁皮放置位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还包括有垂直固定于压合角钢第一面的手持杆。
T形夹持构件将铁皮固定后,通过压合角钢的作用,将铁皮弯折形成带有90°角的角铁零件。
通过调节压紧螺栓的旋紧作用,可以控制T形夹持构件中两块角钢的间距,从而调整不同钢板放入后的松紧程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加强角钢,所述加强角钢固定于T形夹持构件与操作平台之间。通过加强角钢的作用,可以在T形夹持构件与操作平台之间形成支撑作用,从而更好地保证T形夹持构件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角钢一边与操作平台重叠。从而使得加强角钢的作用力更好。
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公开了外套管固定于T形夹持构件中远离操作平台边缘的角钢上。这样就形成了使用中工人将手持杆由操作平台内侧向外侧压的状态,从而方便工人操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现场直接利用角铁零件成形装置成形加工所需要的角铁零件,避免了车间间的运输。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节约成本、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角铁零件成形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危险系数低,因此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角铁零件成形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示意图;
图3为使用中放入铁皮后示意图;
图4为压制成型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角铁零件成形装置,所述角铁零件成形装置包括有操作平台1,所述操作平台1的操作面一端平行固定有两组铁皮夹持构件,请参考图2中的A部分与B部分,分别表示两组铁皮夹持构件。所述铁皮夹持构件是由两块角钢形成的T形夹持构件,分别为角钢21和角钢22,其中靠近操作平台边沿的为 外侧的角钢21,远离操作平台边沿的为内侧的角钢22;还包括有调节压紧螺栓8,所述两块角钢21、22的垂直面上分别对应开设有螺孔,所述外侧的角钢通过调节压紧螺栓8的旋紧作用于内侧的角钢可拆卸式连接,如图1中所示的,是调节压紧螺栓8完全旋紧时的状态,此时T形夹持构件中两块角钢完全闭合;还包括有联动轴5,以及用于联动轴5固定的外套管4,所述外套管4固定于T形夹持件构件上,所述联动轴5套设于外套管内,所述联动轴5的外缘与铁皮放置位所在平面相切,所述联动轴5的两端对应固定有压合角钢6,所述压合角钢6的第一面6'与联动轴5相切,第二面6''的反向延长方向亦与联动轴5相切(在图1中由于夹持构件完全闭合,所以其与T形的垂直线所在平面相切);所述压合角钢6的第二面与铁皮放置位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还包括有垂直固定于压合角钢第一面的手持杆7。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优选有加强角钢3,所述加强角钢3固定于T形夹持构件与操作平台1之间。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加强角钢3位于T形夹持构件中靠近内侧的角钢22与操作平台1之间,并且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加强角钢3的状态是垂直边位于角钢22与操作平台1之间,水平面与操作平台1重叠。操作时,参考图3,将白铁皮0放入到T形夹持构件的两个角钢21与22之间,并且通过调节压紧螺栓8的旋紧作用,将白铁皮固定好,形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之后,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杆7,借助联动轴5的作用将手持杆7由图面的右方压向左方,于此同时,带动压合角钢6转动,直至形成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白铁皮0在压合角钢6的作用下弯折,并且形成图4中所示的样子,其一边位于压合角钢6与T形夹持构件中的外侧角钢21之间,另一边仍位于T形夹持构件中角钢21与22之间,从而形成相互呈90°夹角的角铁零件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9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