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脚式舌瘫、面瘫复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7813.0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俊;蔡江;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脚式舌瘫 面瘫 复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脚式舌瘫、面瘫复健器。
背景技术
神经科的病人由于大脑、神经功能发生损害,常常会发生舌瘫和面瘫。病人无法自主控制舌部、面部肌肉运动,长此以往会发生肌肉萎缩,神经退化,更加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因此在护理操作中常常需要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按摩,以保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机能。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针对舌瘫或者面瘫的复健产品,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舌瘫的复健器大多采用吸住舌头进行牵拉的方式进行按摩,但是这种按摩方式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复健效果不好且成本较高;针对面瘫采用针灸等方式,容易给病人造成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脚式舌瘫、面瘫复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脚式舌瘫、面瘫复健器,包括罩兜1,挂绳2,开关3,电源,微型振动片5;挂绳2固定在罩兜1两侧;罩兜1内设置有空腔,电源位于空腔内;开关3位于罩兜1上且与电源连接;微型振动片5通过穿透罩兜1的导线与电源连接。
包括两个以上的微型振动片5;微型振动片5分布在罩兜1的两侧,一侧
朝向患者口腔,另一侧背对患者口腔。
所述的朝向患者口腔一侧的微型振动片5的表面有颗粒状突起,且微型振
动片5的表面覆盖有无毒的医用软质膜材料。
所述无毒的医用软质材料为硅胶。
使用时,先对覆盖有硅胶膜的微型振动片5进行清洗消毒,然后将罩兜1通过挂绳2佩戴在患者面部,并将清洗消毒后的微型振动片5放入患者口中,微型振动片5分别放置在舌下、腮壁、上颚等位置,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能够起到粘合作用的无毒药剂将其粘在口腔内;罩兜1另一侧的其余微型振动片则使用胶布将其粘贴在患者面部有助于康复的肌肉、穴位等处;接通开关,微型振动片发出振动,从内到外对患者进行按摩,能够对舌瘫和面瘫起到有效直接的复健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时随地供病人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安全有效,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1—罩兜,2—挂绳,3—开关,4—导线,5—微型振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罩兜1,挂绳2,开关3,电源,两个以上的微型振动片5;挂绳2固定在罩兜1两侧,两者结合像口罩一样挂在患者的面部;罩兜1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内部设置有空腔,电源位于空腔内;开关3位于罩兜1上且与电源连接;微型振动片5通过穿透罩兜1的导线4与电源连接;微型振动片5分布在罩兜1的两侧,一侧朝向患者口腔,另一侧背对患者口腔;朝向患者口腔一侧的微型振动片5的表面有颗粒状突起,且微型振动片5的表面覆盖有硅胶。
使用时,先对覆盖有硅胶膜的微型振动片5进行清洗消毒,然后将罩兜1通过挂绳2佩戴在患者面部,并将清洗消毒后的微型振动片5放入患者口中,微型振动片5分别放置在舌下、腮壁、上颚等位置,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能够起到粘合作用的无毒药剂将其粘在口腔内;罩兜1另一侧的其余微型振动片则使用胶布将其粘贴在患者面部有助于康复的肌肉、穴位等处;接通开关,微型振动片发出振动,从内到外对患者进行按摩,能够对舌瘫和面瘫起到有效直接的复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7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