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缆料运输的新型木质垫箱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3630.1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洪向明;舒康玉;关江伟;莫佳楠;徐永兵;章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31 | 分类号: | B65D19/31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缆 运输 新型 木质 垫箱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料运输过程中使用的木质垫箱板。
背景技术
电缆料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木质垫箱板进行支撑;而现有的木质垫箱板通常采用三架木结构制成,存在下列不足之处:
1、垫箱板中承重板的受力点较少,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垫箱板的承重能力;
2、垫箱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木村,资源浪费严重;
3、垫箱板中面板之间为等间距分布,因此垫箱板与电缆料料箱底面之间接触面较小,无法有效保护料箱,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料箱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料运输的新型木质垫箱板,该垫箱板应具有承重能力强、节能环保以及结构简单的特点,以便在运输过程中对料箱形成有效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电缆料运输的新型木质垫箱板,包括上下布置的面板层和承重层,所述面板层包括若干相互之间平行排列的面板,所述承重层包括若干相互之间平行排列且轴线方向与面板轴线垂直的承重条;所述每个承重条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承重板和底板、以及若干布置在承重板和底板之间的架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条的数量为3个,所述每个承重条中架木的数量为4个,并且每个承重条中位于两端的架木间距小于位于中间的架木间距;所述面板层中的面板之间为不等距分布。
所述面板的数量为七个。
所述承重条的数量为3个。
所述面板的厚度为1.8㎝。
所述承重板的厚度为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三架木结构改为四架木结构,从而增加了垫箱板中承重板的受力点;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垫箱板的承重能力,避免垫箱板在运输过程中破损而损坏料箱;而且可以在不降低垫箱板承重能力的情况下采用更小厚度的承重板和面板,减少木材资源的使用量,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同时还改变了垫箱板中面板的间距,增加垫箱板与料箱底面的接触面,对料箱形成更有效保护;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和制造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电缆料运输的新型木质垫箱板,包括上下布置的面板层和承重层,所述面板层包括若干相互之间平行排列的面板1,所述承重层包括若干相互之间平行排列且轴线方向垂直于面板轴线的承重条;
所述每个承重条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承重板2和底板4、以及若干布置在承重板和底板之间且沿承重板轴线方向排列的架木3;所述承重板的厚度为2.2cm,所述面板的厚度为2.0cm,所述架木为70mm×70mm×70mm的实心木块;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1、所述面板层中的面板之间为不等距分布;其中:面板1-1与面板1-2之间的间距为100mm,面板1-2与面板1-3之间的间距为30mm,面板1-3与面板1-4之间的间距为105mm;面板1-1可以采用两块宽度不达标的板材拼接而成(每块板材的宽度不小于40mm);面板1-2的宽度为80mm,面板1-3宽度为100mm;因此增加了垫箱板中面板层四周边沿与料箱底面的接触面,有效保护了料箱;
2、所述垫箱板采用四架木结构,即所述每个承重条中架木的数量为4个;每个承重条中位于两端的架木间距小于位于中间的架木间距,其中架木3-1与架木3-2之间的间距为246mm,两个架木3-2之间的间距为278mm;因此增加了承重板的受力点后改善了承重板的受力状况(承重板的受力位置与所承重的料箱压力点基本吻合),有效提升了垫箱板的承重能力,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影响叉车和液压车的作业;
3、由于所述垫箱板采用四架木结构,这样就减少了承重板的承重压力,同时可以减少面板和承重板的厚度,所述面板的厚度为1.8㎝,所述承重板的厚度为1.8㎝;
每个垫箱板中承重板可减少木材消耗294cm3,面板可减少木材消耗1197cm3,总计可减少木材消耗1050cm3,以每年10万吨产量计算,每年需消耗垫箱板20万块,每年总计可节省木材210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3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