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匣压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1949.0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葛剑;徐广英;张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剑 |
主分类号: | F41A9/39 | 分类号: | F41A9/39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匣 压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匣压弹器。
背景技术
弹匣为枪械存储子弹的一个可拆卸匣,通常使用的为直弹匣,如图1至2所示,弹匣1包括匣体11、托弹板12、托弹簧13和弹匣盖14,托弹板12和托弹簧13设置在匣体11内,匣体11侧壁上开有长条形的观察孔15,观察孔15的长度方向与匣体11的长度方向一致,托弹板12下部对应观察孔15位置上有贯穿托弹板12的通孔16,匣体11上开有弹匣1的主要作用是容纳子弹,并在射击时及时地将子弹托送至预备进膛位置。
但是现有的弹匣一般手动将子弹从匣体上侧压入匣体内,但需要克服匣体内的托弹板和托弹簧的阻力,有装弹工序繁琐, 装弹费力,耗费时间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缩短装弹时间、提高装弹速度、简化装弹工序的弹匣压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匣压弹器,它包括弹匣夹持体,弹匣夹持体前端面开有夹持槽,夹持槽贯穿弹匣夹持体的上、下端面,夹持槽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有一个凸台。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弹匣夹持体设置在弹匣外侧,夹持槽与弹匣配合,并且使夹持槽内部的两个凸台分别与伸入至托弹板的通孔中,手动拉动本弹匣压弹器则可以将托弹板及托弹簧拉动,可以将子弹轻松放入弹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缩短装弹时间、提高装弹速度、简化压弹工序,为军事训练和作战赢得时间。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弹匣压弹器简称为本压弹器。
本压弹器的弹匣夹持体下部有向夹持槽外侧水平方向延伸的挡板;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得在拉动本压弹器时,手部可以直接对挡板施加作用力,方便本压弹器的使用。
本压弹器的弹匣夹持体左、右端面的中部分别固定有摩擦片;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增加本压弹器的与手部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弹匣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弹匣的剖视图。
图3是本压弹器实施例的放大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压弹器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4所示
本压弹器包括弹匣夹持体2,弹匣夹持体2前端面开有夹持槽3,夹持槽3贯穿弹匣夹持体2的上、下端面,夹持槽3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有一个凸台4,弹匣夹持体2下部有向夹持槽3外侧水平方向延伸的挡板5,弹匣夹持体2左、右端面的中部分别粘合有摩擦片6。
如图5所示
使用时,弹匣夹持体2设置在弹匣1外侧,夹持槽3与弹匣1配合,并且使夹持槽3内部的两个凸台4分别与伸入至托弹板12的通孔16中,手动拉动本弹匣1压弹器则可以将托弹板12及托弹簧13拉动,可以将子弹轻松放入弹匣1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剑,未经葛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1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节水式集、输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磨进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