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暖系统节能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0600.5 | 申请日: | 2013-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森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1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暖 系统 节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暖系统节能控制器,它属于一种冬季采暖节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暖供暖系统分单立管串联供暖、分户供暖两种系统,单立管串联供暖系统一般是办公场所,水暖系统内水流方向是上供下回,分户供暖系统一般是居民家庭,水暖系统内水流方向是左供右回。这两种系统的供热方式都是属于被动的供热模式,供暖系统从开始供暖至供暖结束,称为供暖期,根据各个地区的冷热程度来确定供暖期,有的地区供暖期长,有地区供暖期短,不管是否有需要供暖或者室内温度高低,供暖一开始就计算供暖时间,尤其是办公场所,上班时需要温度高,下班需要温度低,居民一般白天上班时,家里不需要太高的温度,晚上下班需要温度高,都是由供热部门统一按照供暖面积的被动模式整体计算费用,能源不能平衡调整,办公场所晚上白白的浪费能源,居民白天家里无人也是白白浪费能源,在高端小区增加了供热计量-热量表,也不能解决被动的供暖模式,这种供暖模式存在办公场所晚上浪费能源、居民白天室内能源浪费,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供暖,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能源,这种被动供暖存在不能调节室内温度,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解决现有被动供暖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室内温度,节约能源,实现主动供暖的技术,并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且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水暖系统节能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难点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暖系统节能控制器,其中:它包括一个由多挡定时控制器TK、一个中间继电器CK、一个温度高温控制器WK1、一个温度低温控制器WK2、一个流量控制电磁阀TA组成的水暖系统节能控制器,电源火线连接多挡定时控制器TK的一端、火线连接中间继电器CK的一端、火线连接中间继电器CK的公共端,电源零线连接多挡定时控制器TK的另一端、零线连接中间继电器CK的另一端、零线连接流量控制电磁阀TA另一端。
所述中间继电器CK的常开触点CK1连接温度高温控制器WK1的一端,中间继电器CK的常闭触点CK2连接温度低温控制器WK2的一端,温度低温控制器WK2的另一端和温度高温控制器WK1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流量控制电磁阀TA一端。
所述流量控制电磁阀TA由电磁线圈1、截止阀片流量孔2、截止阀控制杆3、截止阀片4、截止阀片5组成;所述截止阀流量孔2在控制流量工作时,为了保证系统不会被彻底截止,使系统内产生空气,影响采暖效果,在截止阀片4制作时预留孔,预留孔的截面积是截止阀片截面积30%,形成一个截止阀片流量孔2,保持供暖热水有30%的水流量在系统内循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能够通过调整室内温度控制器,来控制流量,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流量控制器开时,室内高温,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关闭流量控制电磁阀,在无人时,室内设定低温,流量控制电磁阀关闭,流量控制电磁阀在关闭时供暖热水有30%的水流量在系统内循环,这样实现了主动供热,通过热量计量表的计量,客观的反映出用户的节能效果,相当于系统节能30%,节约30%的能源消耗,减少30%的锅炉污染排放。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水暖系统节能控制器电路图。
附图2流量控制电磁阀构造图。
附图3采暖系统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水暖系统节能控制器,其中:它包括一个由多挡定时控制器TK、一个中间继电器CK、一个温度高温控制器WK1、一个温度低温控制器WK2、一个流量控制电磁阀TA组成的水暖系统节能控制器,电源火线连接多挡定时控制器TK的一端、火线连接中间继电器CK的一端、火线连接中间继电器CK的公共端,电源零线连接多挡定时控制器TK的另一端、零线连接中间继电器CK的另一端、零线连接流量控制电磁阀TA另一端。
所述中间继电器CK的常开触点CK1连接温度高温控制器WK1的一端,中间继电器CK的常闭触点CK2连接温度低温控制器WK2的一端,温度低温控制器WK2的另一端和温度高温控制器WK1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流量控制电磁阀TA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森,未经王玉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0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