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阀式油井断杆防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9546.2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段鹏飞;闫威;朱兴平;赵金春;袁友为;赵旭东;熊玉刚;王军;李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鹏飞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E21B3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油井 断杆防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式油井断杆防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游梁式抽油机抽油均采用光杆上下往复运动将石油及其伴随液体举升到地面,在实际生产中光杆的上部与悬绳器相连接的部位会因为疲劳而产生断裂的情况,一旦光杆断裂就会竖直下落掉入井中,随后由于井内井液回压压力就会使含石油的井液从进口喷出造成井喷的重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球阀式油井断杆防喷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当光杆断裂后石油会从光杆孔喷出造成井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球阀式油井断杆防喷装置,包括与盘根盒相接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供光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的光杆上套有封堵通孔的钢球,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控制钢球转动封堵通孔的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扭簧、与扭簧相连的定位转盘、固定在壳体上设有控制定位转盘转动角度的止转销,所述定位转盘通过卡轴与钢球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球上下的通孔内均设有与钢球适配的耐磨环;保护钢球和光杆不被磨损,并且保证钢球与其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耐磨环上方的通孔内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上方的通孔内设有控制耐磨环与钢球接触压力的外压盖;用于调整钢球与耐磨环之间的压力,不至于由于压力不足而不能封堵井喷,也不至于由于压力过大而早磨损耐磨环或不必要的功耗。
优选的,所述外压盖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调节简单方便可靠。
优选的,所述空腔与外界相通,所述壳体上设有封堵空腔的端盖,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便于控制装置的安装维护。
优选的,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与定位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销的轴线与定位转盘的轴线不在统一直线上;起到给定位转盘定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钢球与光杆之间设有耐磨套;保护钢球或光杆不会磨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旋转的控制装置,在光杆断裂后转动球体将通孔封堵住,动作时间短反应快,有效阻止井喷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球阀式油井断杆防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球阀式油井断杆防喷装置的实施例,球阀式油井断杆防喷装置,包括与盘根盒1相接的壳体2,所述壳体2上开有供光杆3穿过的通孔4,所述通孔4内的光杆3上套有封堵通孔4的钢球5,所述钢球5与光杆3之间设有耐磨套7,所述壳体2内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内设有控制钢球5转动封堵通孔4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扭簧8、与扭簧8相连的定位转盘9、固定在壳体2上设有控制定位转盘9转动角度的止转销10,所述定位转盘9通过卡轴11与钢球5连接,所述钢球5上下的通孔4内均设有与钢球5适配的耐磨环12,所述耐磨环12上方的通孔4内设有垫块13,所述垫块13上方的通孔4内设有控制耐磨环12与钢球5接触压力的外压盖14,所述外压盖14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4内设有内螺纹。
所述空腔6与外界相通,所述壳体2上设有封堵空腔6的端盖15,所述扭簧8的一端与端盖15固定连接,所述扭簧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16与定位转盘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销16的轴线与定位转盘9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将本装置安装与盘根盒1之后,拆掉使控制装置处于初始位置的销钉,使定位转盘9在扭簧8的作用下能够顺利旋转一定角度,光杆3穿过不锈钢球5,这时本装置就可以投入工作状态。在抽油机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光杆3断裂而落入井管之中,钢球5就没了光杆的阻碍,则钢球5就会在卡轴11、定位转盘9、连接销16和扭簧8的作用下发生翻转,当定位转盘9转过90度时,定位转盘9碰到了止转销10而停止转动,此时不锈钢球5的耐磨套7中心孔与井管中心轴线成90度,钢球5完全堵塞了通孔4,将井液完全封堵在井管之中,有效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鹏飞,未经段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9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