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活鱼的包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9416.9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裘臻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裘臻雍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骆文军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活鱼运输时增加活鱼运输时长及成活率的用于活鱼的包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水产品-活鱼运输时均是将数量较多的活鱼集中在一个大容器中,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密度较大的活鱼在容器中,一方面水中的溶氧量消耗较大,则需要不停的对水进行充氧以满足水里溶氧量的消耗;另一方面水中活鱼的排泄物较多,这些排泄物来自鱼鳞与鱼鳞之间的结合处及肛门处,而主要是来自鱼鳞与鱼鳞之间的结合处产生的分泌物,因为在气泵的刺激下,鱼肠道内的粪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排空,故在运输时鱼很少会有排泄物从肛门处排出,过多的排泄物在较短的时间内能使得容器内的水质恶变,导致水中含氧量剧减,使得容器内的鱼不是缺氧死亡,就是因活鱼吸入的排泄物过多而中毒死亡,因为活鱼吸入排泄物后就会出现脱黏液的现象,吸入过多后不管水中含氧量有多充足均会出现死亡现象,最终使得活鱼的成活率较低;同时大量的活鱼在同一容器中容易发生互相攻击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鱼的表皮出现破皮,甚至出现表皮腐烂的现象,最终导致鱼卖不出去,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当然现有技术也有小部分对活鱼进行单体包装,但这些包装夹持鱼头部或身体的软垫变形量较小,则在夹持时容易破坏鱼的表皮或在鱼的夹持部位出现压痕,而一旦鱼的表皮破损,就容易被细菌感染而致死,导致运输过程中鱼的成活率仍然相对较低,运输成本降低的有限;而鱼的夹持部位出现压痕后,就会影响鱼的卖相,进而导致鱼在出售时,价格上无法卖到理想的价格,商户无法达到预期的盈利,而影响商户的积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软垫变形量较好,不易造成鱼破皮及不易出现压痕的用于活鱼的包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活鱼的包装,它包括盒体,所述的盒体分为左右半盒,所述的盒体一端左右半盒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夹住活鱼头部的弧形缺口,所述的弧形缺口对应的左右半盒的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夹持垫,所述的第 一夹持垫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或沉孔。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夹持垫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或沉孔,则在夹持鱼头部时,通孔或沉孔可以增加与鱼接触面的变形量,使得夹持垫在保持夹持力的同时又有较好的变形量,故在长时间的运输或存放过程中,夹持垫不易破坏鱼的表皮或在鱼的夹持部位出现压痕,使得鱼不易感染细菌而死,活鱼的成活率较高,进而大幅降低运输或存储的成本,且也不影响鱼的卖相,使得商户出售时可达到预期的盈利,而提高商户的积极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软垫变形量较好,不易造成鱼破皮及不易出现压痕的特点。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夹持垫分为基层和表层,所述的表层与基层连接,所述的若干个通孔或沉孔位于表层远离基层的表面,则基层可用相对较硬的材料制成,降低夹持垫的生产成本,进而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右半盒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持垫,所述的第二夹持垫的长度方向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夹持垫的长度小于等于盒体内腔的长度,所述的第二夹持垫上也设有若干个通孔或沉孔,则第二夹持垫设置后,即使鱼的头部大小略小于头部夹持处的大小,也可通过第二夹持垫的作用,将整条鱼身体限位,而使得鱼的头部也不易活动,且即使是鱼的头部与盒体头部夹持处有间隙,而不影响运输或存储时的保活率,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降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成本。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右半盒的内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过滤孔,所述的过滤孔连通盒体的内外侧,所述的过滤孔上设有过滤片,则过滤孔设置后,使得盒体内水与盒体外侧的水可以流通,且在过滤片的作用下,盒体内鱼的排泄物又不会进入到盒体外侧的水体中,进而使得在较长时间的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盒体内水体不会因排泄物的增多而导致水体盐分的增加,防止鱼的身体出现色斑的情况,进而使得鱼的卖相更好,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稳定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夹持垫为三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孔为四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活鱼的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活鱼的包装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所示:1、盒体,2、左右半盒,3、弧形缺口,4、第一夹持垫,5、通孔或沉孔,6、第二夹持垫,7、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裘臻雍,未经裘臻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9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手
- 下一篇:双向力反馈从手手臂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