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续溶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770.8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祥;杨宝光;吴伟;于红箭;刘建鹏;柴世全;李雄;王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13/02;B01J8/08;G21C2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7328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续 溶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铀纯化工艺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连续溶解器。
背景技术
铀纯化工艺主要包括U3O8溶解、萃取纯化、蒸浓脱硝、水合还原及尾气处理等工序。目前,U3O8溶解方式主要有间歇式溶解和连续溶解。目前U3O8溶解工序主要采取间歇式溶解,其主体设备为罐式间歇溶解器,其结构简单,加料和出料以及排渣比较容易实现,并且不存在启动和停车出现溶解料液不合格等问题。但其设备体积较大,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产生的料液组成差异较大,给后续工序连续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连续溶解具有设备占用空间小、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和溶解液的组成较为恒定、排气速度稳定无气峰、效率较高、易于控制、能实现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等优点。但目前对于溶解工序的关键设备溶解器还未开展性能研究及工业放大设计,为了提高拟建铀纯化转化生产线的整体工艺技术水平,亟需探索研究一种溶解效率高,而且具有良好运行稳定性的U3O8溶解器。
本实用新型结合连续溶解工艺、连续溶解器调研结果,立足已有研究成果开展了U3O8连续溶解器的设计、研制及连续溶解试验研究项目,建立连续溶解工艺系统,开展U3O8连续溶解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U3O8可用于核燃料循环天然铀纯化原料的连续、稳定溶解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连续溶解器,包括下部反应区筒体、上部继溶区筒体、出料口、倒空口、液位计、花板及过滤网及电加热装置,所述的下部反应区筒体为圆柱体筒身和圆锥体低部的结合体,其外侧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倒空口设于下部反应区筒体下端;所述的上部继溶区筒体为圆柱体结构,其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液位计下端与倒空口相连;下部反应区筒体与上部继溶区筒体之间通过法兰、螺母连接,在两筒体中间设有固定花板及过滤网。
所述下部反应区筒体包括反应区内筒和冷却环管,下部反应区筒体与反应区内筒底部焊接,冷却环管固定于下部反应区筒体内部的固定支撑装置上,其进出口端穿过下部反应区筒体侧壁并与下部反应区筒体焊接密封。
所述的上部继溶区筒体包括继溶区内筒、尾气出口、压空搅拌入口、固体料进料管、溶剂进料管及压空搅拌环管,所述继溶区筒体内安装有继溶区内筒,继溶区内筒与花板及过滤网焊接,上部继溶区筒体上端开有尾气出口;固体料进料管上端焊接在上部继溶区筒体上部并穿过上部继溶区筒体上端开有固体进料口,其管身贯穿下部反应区筒体、上部继溶区筒体和花板及过滤网插入反应区内筒中;溶剂进料管上端焊接在上部继溶区筒体上部并穿过上部继溶区筒体上端开有溶剂进料口,其管身贯穿下部反应区筒体、上部继溶区筒体和花板及过滤网插入反应区内筒中;压空搅拌环管上端焊接在上部继溶区筒体上部并穿过上部继溶区筒体上端开有压空搅拌入口,其管身贯穿下部反应区筒体、上部继溶区筒体和花板及过滤网成环状绕于反应区内筒外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反应段设置内筒,并在底部设置压空搅拌,促使料液在反应区折流,增加行程;
2.在上部空腔设置内筒,与反应段连接处不设置除沫器,使溶解器内部形成位差,实现顺畅出料;
3.U3O8固体、溶解试剂均采用底部进料,避免了物料随气流载带出溶解装置,减少了物料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连续溶解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部反应区筒体;2.上部继溶区筒体;3.反应区内筒;4.继溶区内筒;5.尾气出口;6.压空搅拌入口;7.固体料进口;8.溶剂进口;9.压空搅拌环管;10.出料口;11.倒空口;12.液位计;13.冷却环管;14.花板及过滤网;15.电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道能谱测量的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位角跟踪光伏发电单元
- 下一篇:基于防滑密封槽的支撑导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