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电子式燃料加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616.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6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余佳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佳馨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电 燃料 加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电子式燃料加速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提升车辆马力的燃料加速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举凡食衣住行,皆需要直接或间接使用到车辆,目前大部分车辆的动力来源,是消耗大量的燃烧用油,以产生热能,再借由汽缸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而使车辆移动。因此车辆的燃烧用油不能燃烧完全时,其不但会减损车辆所提供的马力,同时会浪费燃烧用油,并增加车辆油耗,且更会产生具相当毒性的一氧化碳气体,而对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
又,随着油价的高涨,省油为车辆优先考虑的目标,因此为了节省燃烧用油,目前车辆的设计倾向为最大程度的减少燃烧用油的进油量,然而其相对代价是牺牲了马力,减少载重能力与启动加速性能,因此车辆行驶于高低起伏的道路环境中,容易会有马力不足而让引擎长时间处于高负载状态,其不但相当耗油且会减损车辆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子式燃料加速装置,使其可增加空燃比(GS),提升车辆的马力,满足使用上的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电子式燃料加速装置,其包含一作用腔体、一调整阀门、一加油板、一电子开关、一受控阀与一负压源;其中该作用腔体设有连通的一出气管道与一进气管道;而该调整阀门包含一锥形体、一弹性元件与一负压室,该负压室与该作用腔体为连接在一起,又该锥形体为借一连接杆与该弹性元件连接;负压源提供一负压力;受控阀具有一开启状态与一关闭状态,该负压室通过该受控阀与该负压源连通;电子开关连接该受控阀并控制该受控阀于该开启状态与该关闭状态之中切换;而该加油板连接该电子开关并通过该电子开关控制该受控阀的启闭。
其中,该进气管道的进口处连接有一过滤装置。
其中,该调整阀门更包含一调整螺栓,并该调整螺栓套合一具弹性的止气环并螺旋入该负压室内。
其中,该弹性元件为弹簧。
据此通过控制该负压室是否连通该负压源,即可改变该负压室的压力,借以改变该调整螺栓的行程而改变该负压室的压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会改变该负压室的低压与高压的绝对值,进而改变进气与出气的灵敏度,进而控制该锥形体的位置,来改变该出气管道的流量,借以提升车辆马力,满足使用上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作用腔体
11 出气管道
12 进气管道
20 加油板
30 电子开关
40 调整阀门
41 锥形体
42 弹性元件
43 负压室
44 调整螺栓
45 连接杆
46 止气环
50 受控阀
60 负压源
70 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目的及功效,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辆用电子式燃料加速装置,其包含一作用腔体10、一加油板20、一电子开关30、一调整阀门40、一受控阀50与一负压源60,其中该作用腔体10设有连通的一出气管道11与一进气管道12,以让燃烧用气由该进气管道12进入该作用腔体10,并可让燃烧用气由该出气管道11流出,所以燃烧用气空燃比(GS)改变可以较易被燃烧,是故几乎可完全燃烧,避免不完全燃烧造成马力损耗与空气污染。
而该调整阀门40包含一锥形体41、一弹性元件42、一负压室43与一调整螺栓44,该负压源60提供一负压力,该受控阀50具有一开启状态与一关闭状态,该电子开关30连接该受控阀50并控制该受控阀50于该开启状态与该关闭状态之中切换,该锥形体41为借一连接杆45与该弹性元件(例如:弹簧)42连接,且该负压室43为通过该受控阀50与该负压源60连通,当该受控阀50开启时,借由该负压源60的吸气,该负压室43会处于低压状态,而当该受控阀50关闭时,该负压室43会处于一相对的大气压状态。而该加油板20为连接该电子开关30,该电子开关30连接该受控阀50,因此可以通过该加油板20经由该电子开关30控制该受控阀50的启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佳馨,未经余佳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涂布装置
- 下一篇:防腐钢管喷涂粉房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