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窑预冷区域循环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6020.9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米富;刘伟凯;赵利;庞中海;范志利;阮明礼;赵海祥;狄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F27D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700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窑 预冷 区域 循环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焙烧石墨件的隧道窑,具体为一种隧道窑预冷区域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窑在焙烧石墨件时,其预冷带的窑车的实际温度较高,一般处于400-480℃之间,在焙烧时石墨件产品会挥发出少量的沥青残渣,若长时间累积,挥发出的沥青残渣冷却后就会堆积。因为沥青的燃烧点为300℃,远低于预冷带窑车的实际温度,容易着火,而一旦沥青着火,就会使窑车底部的温度迅速增加,使窑车轴承脱落,造成“死窑”现象,顶推机无法顶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死窑”现象,降低窑底温度,使窑底温度随时都在可控范围内,进而提出一种隧道窑预冷区域循环水系统。
本实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窑预冷区域循环水系统,包括窑体和设于窑体底部的轨道,轨道上设有窑车和顶推机,窑体顶部平台上安装有水箱,水箱与出水管、蓄水管连接,所述的出水管上连接有若干注水管,轨道两侧分别开有若干注水孔和排水孔,各注水孔与注水管连接,排水孔与蓄水管连接,靠近水箱端的出水管上还安装有水泵。
所述的注水管和蓄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所述的顶推机外侧安装有水套,水套与注水管连接。
在原隧道窑预冷区域增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水系统后,可根据隧道窑的实际温度随时向隧道窑内底部注水,降低窑底温度,防止因窑底预冷区域温度过高使挥发出的沥青等残渣着火造成“死窑”;且本实用新型的水可循环使用,既能节约水,又能减少向水箱内蓄水的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窑体、2-水箱、3-水泵、4-出水管、5-窑车、6-顶推机、7-水套、8-注水孔、9-轨道、10-注水管、11-阀门、12-蓄水管、13-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隧道窑预冷区域循环水系统,包括窑体1和设于窑体1底部的轨道9,轨道9上设有窑车5和顶推机6,窑体5顶部平台上安装有水箱2,水箱2与出水管4、蓄水管12连接,所述的出水管4上连接有若干注水管10,轨道9两侧分别开有若干注水孔8和排水孔13,各注水孔8与注水管10连接,排水孔13与蓄水管12连接,靠近水箱2端的出水管4上还安装有水泵3。
所述的注水管10和蓄水管12上均设有阀门11,注水管与轨道一侧的若干注水孔连接,蓄水管与轨道另一侧的排水孔连接。根据窑底预冷区域的实际温度,可开启部分注水管上的阀门,也可同时开启注水管上的所有阀门;关闭蓄水管上的阀门时,注入的水存蓄于窑底的轨道内,直至使窑底温度达到要求,再开启蓄水管上阀门,则循环水返回水箱。
所述的顶推机6外侧安装有水套7,水套7与注水管10连接。由于窑体底部的温度较高,顶推机工作时本身还会产生热量,若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顶推机因过热而失效,通过注水管向水套内注水,能有效控制顶推机的温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当窑体底部温度过高时,开启水泵,同时根据温度高低,开启若干个注水管上的阀门,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注水管进入窑底轨道和顶推机的水套内,使水在轨道内停留一端时间后,开启蓄水管上阀门,水带走热量再经蓄水管返回水箱;也可在开启注水管上的阀门的同时开启蓄水管上的阀门,使水持续不断循环于水箱、出水管、导轨、蓄水管内并带走热量,实现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6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