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地线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5781.2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贵;张中全;张滔;张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H02G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接地线用线架,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接地线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地线一般包括三根接地棒,然后接地棒上连有线缆,使用完后,即将三根接地棒拢在一起,然后线缆缠绕在上面,这种收线方式非常的容易乱,会使得线缆打结,在使用的时候会非常的麻烦,而且看起来很不美观,接地棒上的挂钩还容易被磕碰坏,而且接地线在收集时,都采用拿着线缆慢慢的缠绕在接地棒上,这种收集方式非常的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接地线收放装置,解决现有接地线收取时,都是直接将线缆绕在接地棒上,容易造成线缆打结,使得使用很麻烦,挂钩还容易被磕碰坏的缺陷,而且还解决现有的接地线收取方法过于耗时耗力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接地线收放装置,包括支撑架、担杆和收线架;
所述的收线架包括两个支撑环和至少三根连接杆,所述的支撑环为圆环,两个支撑环相互平行设置,所有连接杆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两个支撑环,且连接杆的长度一致,都相互平行,连接杆垂直于支撑环,所述的连接杆和支撑环都分布在一个圆柱体的外表面上,且连接杆均匀分布在该圆柱体的圆周面上,两个支撑环即分别位于该圆柱体的底面,两个支撑环内分别都设置有一个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三根挂杆,挂杆一端连接支撑环,另一端在支撑环的圆心处连接其他挂杆,这样支撑杆将支撑环内部的圆分割成三个部分,且支撑杆将支撑环内部的圆分割成三个相等的扇形,所述的支撑杆的中心,即三根挂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穿孔;
所述的担杆的直径大小与支撑杆上的穿孔配合,支撑架包括两个高度一致的支座,两个支座的顶部都设置有通槽,所述的通槽成半圆状,该半圆的直径大小与担杆配合,通槽的槽底到支座底部的高度大于支撑环的半径。
本装置使用时,将接地线的线缆绕在收线架的圆周面上,即绕在连接杆构成的整体的侧面上,线缆绕好后,三根接地棒分别插入支撑杆从支撑环内分割出的三个扇形孔内,而接地棒上的挂钩分别挂在三根挂杆上,然后将有挂钩的一端朝向,即使得接地棒稳稳地挂在挂杆上。本装置在收线时,担杆依次穿过收线架上的两个支撑杆的穿孔,当担杆横起时,收线架即被担杆支撑悬空,将两个支座隔开摆放,两者的通槽正对,通槽之间的间距小于担杆的长度,大于收线架的长度,将担杆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通槽上,然后担杆担在两个通槽中,收线架悬空,工作人员手挽着支撑环即可旋动收线架,即可方便地进行收线。
进一步,上述的连接杆上设置有一排大小一致凹槽,凹槽的横截面成弧形,凹槽的排列方向与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一致,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连接杆的延伸方向,所有的连接杆上的凹槽的延伸方向都与圆柱体圆周面相切,线缆缠绕时,为了不让线缆打结,又得尽可能的多缠绕线缆,即需要一圈圈的线缆紧靠在一起,但是这样在缠绕时,需要特别注意好,有时缠绕不好又返回去一点,再绕,特别的麻烦,而设置凹槽,线缆缠绕时可以卡在凹槽中,方便了线缆的缠绕。线缆卡在凹槽中后,相邻凹槽中的线缆之间应该不抵触,所以凹槽的间距一般与线缆的直径有关,根据线缆的直径,选择使用相应凹槽间距的收线架,也可以说收线架中根据凹槽间距来决定收那种线缆。
进一步,上述的收线架中的连接杆和支撑环一体化连接,使得收线架更加坚固。
进一步,上述的担杆上设置有两个辊筒,两个辊筒的间距与收线架上连接杆的长度一致,两个辊筒的直径与支撑杆上的穿孔配合,使用时,收线架可以与担杆上的辊筒相接触,免去了在收线架旋动中,与担杆的摩擦,不仅更容易旋动,也保证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上述的两个支座的下端通过横杆连接固定,使得两个支座之间固定,免去了每次使用都要调节间距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将收线架担在支撑架上,旋动收线架进行收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2)接地线的线缆缠绕在收线架上,而接地棒又插在收线架的中间的通孔中,使得线缆收集有序,而接地棒位于收线架内部,不可能被磕碰到,保护了接地棒。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1中收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1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实施例1中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实施例2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5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