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等静压焙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5428.4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有义;张培模;范志利;唐富;庞中海;阮明礼;赵泽强;郭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9/04 | 分类号: | F27B19/0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700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静压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等静压焙烧炉。
背景技术
等静压生制品的焙烧在整个加工工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焙烧质量的优劣对后续工序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加热方式主要靠热传导,即通过加热炉体再将热量传导至产品,但环式焙烧炉、隧道式焙烧炉、地坑焙烧炉等传统炉因炉室因自身缺陷导致炉内温差极大,加工等静压生制品时成品率极低,根本不能胜任超细粉等静压制品的焙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的焙烧炉结构存在缺陷,导致焙烧时炉内上下、前后温差较大,影响石墨件的成品率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新型等静压焙烧炉。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等静压焙烧炉,包括炉体和炉体两侧的燃料室,炉体的顶部安装有炉盖,所述的炉盖中心处设有观测口,炉盖上还设有若干测温口,炉盖上连接有若干吊环;所述的燃料室顶部设有燃料口,且燃料室的两侧壁上开有通烟孔;所述的炉体底部设有烟气通道,烟气通道上方安装有若干支撑墩,且各支撑墩之间设有通烟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焙烧炉的炉体内高温烟气分布均匀,炉体上下温差、前后温差均不超过30℃,使产品受热均匀,提高了成品率;多个焙烧炉连续组合使用时,提高了预热利用率,降低了能耗,且能根据需要适时补充燃料,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个焙烧炉连续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盖、3-观测口、4-吊环、5-燃料口、6-燃烧室、7-通烟孔、7’-通烟孔、8-支撑墩、9-烟气通道、10-测温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等静压焙烧炉,包括炉体1和炉体两侧的燃料室6,炉体的顶部安装有炉盖2,所述的炉盖中心处设有观测口3,炉盖上还设有若干测温口10,炉盖上连接有若干吊环4;所述的燃料室6顶部设有燃料口5,且燃料室6的两侧壁上开有通烟孔7;所述的炉体1底部设有烟气通道9,烟气通道9上方安装有若干支撑墩8,且各支撑墩之间设有通烟孔7’。
所述的等静压焙烧炉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按燃料室、炉体间隔连续组合的方式使用,如图2所示。
所述的等静压焙烧炉单个使用时,向炉体左侧的燃料室中加入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该燃料室右侧壁上方的通烟孔进入炉体上方,再经支撑墩之间的通烟孔进入烟气通道,高温烟气通过热传导对支撑墩上方的产品进行焙烧,烟气再经右侧燃料室与炉体相交壁底部的通烟孔进入右侧燃料室,最后经右侧燃料室顶部的燃料口或右侧壁上方的通烟孔排出。
所述的等静压焙烧炉采用连续组合方式使用时,最左侧的燃料室中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炉体后再经支撑墩之间通烟孔进入烟气通道,然后进入下一个燃料室,烟气经该燃料室再进入下一个炉体,实现烟气的流通使用。若后续炉体内温度不足,可通过各燃料室上方的燃料口补充燃料,使各炉体内温度均满足焙烧温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5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淋洗法土壤修复用初筛分离机
- 下一篇:煤粉调节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