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5136.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勤;赵力;曹国庆;路宾;田小虎;陈超;王平;王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净化 空气 处理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
背景技术
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PM2.5)称为细颗粒物,可以通过上下呼吸道和支气管,到达肺部沉积,甚至通过肺泡,进入人体血液,加之颗粒物上往往富集了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微生物等,这种颗粒物污染及其复合污染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研究发现PM2.5平均每增加10μg/m3,总死亡率增加1.5%,WHO估计全球每年死于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人数高达280万。美国杨伯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推算得出,1m3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每减少10μg,人均预期寿命会延长约7个月。
常规空气处理机组是一多功能段组合,如图1所示,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包括依次排列的:进风段1、初中效过滤段(含粗效过滤器2、中效过滤器4)、表冷/加热段5、再热段6(可选)、加湿段7(可选)、风机段8、均流段9与出风段10,各功能段之间均以过渡段3连接,其中的再热段6、加湿段7可根据室内舒适性要求档次的高低选择设置或不设置,一般而言高档次要求时需要设置,一般舒适性要求时往往不设置。
由于常规空气处理机组过滤器的设置级别一般不超过中效过滤器,而中效过滤器对PM2.5细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较低,因此采用这种结构,在室外雾霾天气下或室内产尘量较大时,空调系统的运行往往很难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如需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则应在空气处理机组内增设效率较高的高中效甚至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但由于过滤器效率高时,阻力往往较大,会引起空调风机能耗的增加,因此在民用建筑常规空气处理机组中往往很少使用高中效甚至亚高效空气过滤器,毕竟雾霾天气不是天天有,大部分情况下室内空气PM2.5的浓度还 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此外,空调系统尤其是空气处理机组箱体是一个污染源,因为其内部由从表冷器(或蒸发器)上流下的水,而且其后各段壁面上也常是潮湿的,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没有抑菌功能的空气处理机组不算是卫生的、无菌的空调系统。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空调系统技术中的某些不足,本设计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经过不断测试及改良,进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其能够根据室内外空气中PM2.5细颗粒物浓度的大小自动调节运行方式,有效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从而营造出更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包括进风段、初中效过滤段、表冷/加热段、风机段与出风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中效或亚高效空气过滤段,所述高中效或亚高效空气过滤段并联在所述进风段与所述表冷/加热段之间,在所述初中效过滤段与所述表冷/加热段之间设有第一模式启闭阀,在所述高中效或亚高效空气过滤段与所述表冷/加热段之间设有第二模式启闭阀,所述第一模式启闭阀与所述第二模式启闭阀择一开启。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可增加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第一模式切换阀与第二模式切换阀是对开多叶密闭阀。
所述机组是带回风的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其在室内或回风总管上设有室内颗粒物浓度测试仪,所述室内颗粒物浓度测试仪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阀以及第二模式切换阀分别相连。
所述机组的表冷/加热段下游还设有再热段与加湿段。
所述带回风的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在室内或回风总管上还设有室内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再热段和加湿段相连。
所述机组是全新风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其在室外设有室外颗粒物浓度测试仪,所述室外颗粒物浓度测试仪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阀以及第二模式切换阀分别相连。
所述机组的表冷/加热段下游还设有再热段与加湿段。
所述全新风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在所述出风段外设有送风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送风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再热段和加湿段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5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钙及组合物
- 下一篇:通过除去高锰酸盐还原化合物纯化乙酸物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