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在直发器上的护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4877.7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2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海 |
主分类号: | A45D6/00 | 分类号: | A45D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发 护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美发工具,尤其是一种用在烫发直发时对头发起保护作用的护发装置。
背景技术:
直发器在美容美发行业中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它能有效的拉直和烫卷头发。直发器拉直和烫卷头发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表面的发热元件将温度加热到200℃左右,通过热度来烫头发和拉直头发,可是频繁的烫卷和拉伸头发会导致头发的角蛋白丢失,造成皮质纤维断裂,使头发干枯,没有弹性。现有的直发器主要是从使用者的安全性和拉直、烫卷效果来改进,很少从减少对头发的损坏来改进的。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款既能达到拉直、烫卷效果,又能减少对头发的损害的直发器的护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护发效果好的用在直发器上的护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在直发器上的护发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旋转件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设有隔热件和发热元件,发热元件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上壳体上套设有弧形的上护发装置,下壳体上套设有弧形的下护发装置,上护发装置和下护发装置上分别设有吸附件,吸附件上涂有亮发油。
由上述方案可见,上护发装置和下护发装置上分别设有吸附件,在吸附件上涂有亮发油,当直发器在拉直和烫卷头发时,吸附件上的亮发油被头发吸收,有效的预防头发开叉断裂,使得头发顺滑亮泽。
一个优选方案是吸附件的材质为毛毡或化纤。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毛毡或化纤材质的吸附件具有吸油效果较好、易得到的特点。在烫发和拉直头发时吸附件可尽可能多的吸附亮发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烫发和拉直头发的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是上护发装置或下护发装置上设有燕尾槽,吸附件可卡在或滑入燕尾槽内。
由上述方案可见,上护发装置或下护发装置上设有燕尾槽,吸附件可卡在或滑入燕尾槽内,使得吸附件更换容易。
一个优选方案是吸附件通过魔术贴粘在上护发装置或下护发装置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吸附件通过魔术贴粘在上护发装置或下护发装置上上,使得更换吸附件容易。
一个优选方案是上护发装置包括左上护发装置块和右上护发装置块,左上护发装置块和右上护发装置块通过螺钉连接,左上护发装置块和右上护发装置块间的宽度可调节,下护发装置上包括左下护发装置块和右下护发装置块,左下护发装置块和右下护发装置块通过螺钉连接,左下护发装置块和右下护发装置块间的宽度可调节。
由上述方案可见,左上护发装置块和右上护发装置块间的宽度可调节,左下护发装置块和右下护发装置块间的宽度可调节,使得护发装置可安装在不同大小的直发器上,通用性很强。
综合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用在直发器上的护发装置具有护发效果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上护发装置示意图;
图2为下护发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4为上壳体俯视图。
图中标识说明:上壳体1、护发装置2、左上护发装置块21、右上护发装置块22、左下护发装置块23、右下护发装置块24、吸附件3、螺钉4、下壳体5、隔热件6、发热元件7、导线8、旋转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直发器上的护发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5。上壳体1和下壳体5通过旋转件9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5的内侧设有隔热件6和发热元件7,发热元件7通过导线8与电源相连。护发装置2包括上护发装置和下护发装置。在上壳体1上套设有弧形的上护发装置,下壳体5上套设有弧形的下护发装置。上护发装置包括左上护发装置块21和右上护发装置块22,左上护发装置块21和右上护发装置块22通过螺钉4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件来连接,左上护发装置块21和右上护发装置块22的宽度可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大小的上壳体1。下护发装置上包括左下护发装置块23和右下护发装置块24,左下护发装置块23和右下护发装置块24通过螺钉4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件来连接,左下护发装置块23和右下护发装置块24间的宽度可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大小的下壳体5。上护发装置和下护发装置上分别设有吸附件3,吸附件3上涂有亮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海,未经李成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4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