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隔音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971.0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蒋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佑平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隔音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音玻璃,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隔音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噪音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隔音玻璃能够降低噪音,先后出现了诸如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真空玻璃等不同类型的隔音玻璃产品,目前应用最多的是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真空玻璃也有相应的开发和应用。但是上述隔音玻璃因为各自技术及原理的不同,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中空玻璃隔音量偏低,容易造成中空层进水汽而使得中空玻璃失效,夹层玻璃重量大,加工设备造价昂贵,使得成本较高。而平板的真空隔音玻璃制作工艺复杂,真空度不容易长时间保持导致泄漏率太高,难以适应内外温差变化所以难以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新型隔音玻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隔音玻璃,包括第一蜂孔玻璃、第二蜂孔玻璃、吸音层和阻尼减振层,所述第一蜂孔玻璃的下表面与所述吸音层的上表面粘合连接,所述第二蜂孔玻璃的上表面与所述阻尼减振层的下表面粘合连接,所述吸音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阻尼减振层之间设置有液态隔音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蜂孔玻璃和第二蜂孔玻璃的厚度为0.5-2cm。
作为优选,所述吸音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吸音层的厚度为0.1-0.5cm。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减振层为脲醛泡沫塑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减振层的厚度为0.3-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本实用新型设置液态隔音层,能够克服真空隔音玻璃因真空度不容易长时间保持导致泄漏率太高的缺点,同时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层,可以充分抑制隔音玻璃中的发泡的产生及发泡的成长,使隔音玻璃保持较好的隔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蜂孔玻璃,2-吸音层,3-液态隔音层,4-阻尼减振层,5-第二蜂孔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隔音玻璃,包括第一蜂孔玻璃1、第二蜂孔玻璃5、吸音层2和阻尼减振层4,第一蜂孔玻璃1的下表面与吸音层2的上表面粘合连接,第二蜂孔玻璃5的上表面与阻尼减振层4的下表面粘合连接,吸音层2的下表面与阻尼减振层4之间设置有液态隔音层3。
第一蜂孔玻璃1和第二蜂孔玻璃5的厚度为0.5-2cm。在吸音层2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层。吸音层2的厚度为0.1-0.5cm。阻尼减振层4为脲醛泡沫塑料层。阻尼减振层4的厚度为0.3-1c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蜂孔玻璃和第二蜂孔玻璃的厚度为1cm,所述吸音层的厚度为0.3cm,所述阻尼减振层的厚度为0.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佑平,未经蒋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重金属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去除零件内孔毛刺的毛刺去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