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凉感布料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351.7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贞;锺元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纺织业拓展会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凉感布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纺织技术发达,为了符合特殊需求,而有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布料被研发问世,例如抗UV布料、吸湿排汗布料、透气布料、凉感布料或保温布料等,其中,凉感布料是否具有良好的凉感效果或保温布料是否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难以精确测试,更明确来说,若仅仅将布料制成衣服供测试者试穿以感受凉感或保温效果,过于主观且误差极大,而坊间许多业者以凉感衣物可使降温一特定度数作为噱头,实际上多是测量身穿一般衣物或其凉感衣物的温度加以比较,并未精确地将布料散热效果数据化,使用者难据以挑选具有实际散热效果的衣物,研发者也难进行较明确的实验与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凉感布料检测装置,能快速测试布料的散热效果,以确认布料是否能达到凉感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凉感布料检测装置,供检测一布料的散热性,该凉感布料检测装置包含一加热器、一内测温器、一外测温器、一温度显示器与一恒温装置;
该加热器,供该布料包裹于其外表面;
该内测温器,设于该加热器而能测量该加热器的温度;
该外测温器,位于该加热器外而供设于该布料外表面,以测量靠近该布料外表面处的温度;
该温度显示器,与该内测温器及该外测温器连接而能显示该内测温器与该外测温器所测得的温度;
该恒温装置,用以控制该加热器的温度,使该加热器的温度保持于一预定温度。
所述加热器包含一金属制的筒体,该筒体供所述布料包裹于其外表面,所述内测温器设于该筒体的内表面。
所述的凉感布料检测装置更包含一呈封闭状的箱体,所述加热器、所述内测温器与所述外测温器设于所述箱体中。
所述箱体内壁更设有一环境测温器,以供测量该箱体内部空间的温度。
所述的凉感布料检测装置更包含一束紧件,供将所述布料边缘束紧以避免所述加热器与外界直接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藉此,使用者可观察内测温器与外测温器所测得的温度并加以比较,若外测温器所测得的温度与内测温器所测得的温度接近甚至相同,表示布料的散热效果好,而可称其具有凉感效果,但若外测温器所测得的温度明显低于内测温器所测得的温度,表示布料的散热效果不佳,难称其具有凉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前视图。
附图标号:10:箱体;11:筒体;12:内测温器;13:外测温器;14:温度显示器;15:恒温装置;16:环境测温器;17:束紧件;20: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凉感布料检测装置,包含一箱体10、一加热器、一内测温器12、一外测温器13、一温度显示器14与一恒温装置15。
该箱体10呈封闭状而围构一容置空间,且较佳者该箱体10为透明材质制成,该加热器供一布料20包裹,该内测温器12设于该加热器而能测量该加热器的温度,该外测温器13位于该加热器外而供设于该布料20外表面,以测量靠近该布料20外表面处的温度,该加热器、该内测温器12与该外测温器13设于该箱体10内,更明确地说,该加热器包含一金属制的筒体11,该筒体11供该布料20包裹于其外表面,而该筒体11内腔设有灯泡或其他加热装置,使该筒体均匀受热,该内测温器12设于该筒体11的内表面,而该温度显示器14与该内测温器12及该外测温器13电性连接以显示该内测温器12与该外测温器13所测得的温度,更佳者,该箱体10内壁更设有一环境测温器16,以供测量该箱体10内部空间的温度,以供使用者藉以与该外测温器13及该内测温器12测得的温度加以比较并判断。此外,该恒温装置15用以控制该加热器的温度,使该加热器的温度保持于一预定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纺织业拓展会,未经台湾纺织业拓展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