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调式压线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2882.4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4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菲尔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压线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线钳,尤其是一种用于压接套管式端子的自调式压线钳。
背景技术
压线钳是用于压接端子与电线的工具,根据端子的不同选取不同的压线钳来压接。现有的压接管状端子的压线钳一般不具有自调功能,需要根据端子的大小调节尺寸后才能进行压接,操作繁琐、适用面窄、不具备通用性。
现有的能够实现自调的压线钳一般是手动操作的手工钳,这种压线钳需要很长的簧片,再加上手工钳的其中一个手柄需要作为动作手柄而不能设置簧片,簧片只能设置在在固定手柄中设置簧片,为了保证簧片的弹性和压线时的压力,簧片需要很长,而要将这种钳头加装到气动或电动钳上,则会缺少容纳簧片的空间,因此现在市面上还没有能自动调节的气动或电动钳。手工钳在多次使用时对体力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线束加工,接线端子压接的生产企业,工人需要长期使用手工钳,劳动强度大,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采用多种驱动方式,并且能够自动调节以适应不同端子大小的自调式压线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自调式压线钳,包括钳头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钳头联动连接,钳头包括压齿、齿圈、转板、支撑板,多个压齿均匀布置在齿圈内,转板设置在压齿和齿圈的两侧,压齿同时与转板和齿圈联动配合,转板上一体形成有簧片,两片支撑板相对应连接在驱动机构上,转板分别连接在两片支撑板的内侧构成旋转配合,簧片和齿圈均与驱动机构联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钳头进行压接动作,在使用时,驱动机构推动转板和齿圈向相反方向转动,压齿在齿圈和转板的相互作用下,压齿的相互压合,完成压线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转板与簧片一体成型,在压接不同直径的端子时,簧片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保证压接力的情况下,簧片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使驱动机构的动作能够完成,达到自适应的目的,而且转板和齿圈设置在支撑板内,均与驱动机构联动,转板和齿圈相对运动减少了单个部件的旋转弧度,降低了驱动机构的驱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置为所述簧片为一条转臂,所述齿圈上形成一条齿臂,转臂和齿臂的末端均与驱动机构联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臂和齿臂朝向同一侧设置,并形成一个V型夹角,转臂和齿臂上设置有用于将V型夹角缩小的弹性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驱动轴前端为锥形滑块,转臂和齿臂分别搭在锥形滑块的两边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臂和齿臂朝向同一侧设置,并形成一个V型夹角,转臂和齿臂上设置有用于将V型夹角扩大的弹性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驱动轴前端设置有滑套,滑套朝向钳头一侧形成外大内小的梯形槽,转臂和齿臂分别搭在梯形槽的两侧壁上。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是同时与驱动机构联动的转板和齿圈上分别形成转臂和齿臂,转臂和齿臂均能提供一定的弹性形变,相比只采用一条弹性臂,可以采用更短的结构,减小钳头的体积,而且转臂和齿臂的转动弧度小,与驱动机构的连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设置为所述簧片为螺旋型,簧片围绕转板螺旋向外延伸,齿圈上向外延伸形成一个齿圈连接点,簧片的末端和齿圈连接点与驱动机构联动连接。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是簧片绕旋转板螺旋向外延伸设置,缩短了簧片的直线长度,减小了钳头的体积,使钳头能够适用与不同的驱动方式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是倍力气缸。倍力气缸的体积更小方便手持,而且推力更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圈内侧均匀形成多个齿槽,压齿的尾部设置在齿槽内与齿槽壁配合,压齿的前端是压接面,压接面相互围绕形成压线口,转板中心形成一个进线口,两侧的转板之间连接设置有多个转轴,压齿中心铰接在横向设置的转轴上。
将压齿铰接在转轴上,限制了压齿的运动方式,使压齿只能绕转轴转动,压齿的尾部设置齿圈槽内,在齿圈和转板相对转动时,因为转轴固定在转板上,在齿槽的内壁作用下,压齿绕转轴转动,使压齿的压接面相互闭合,完成压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圈内部为正多边形,压齿尾部重合在齿圈内壁上,压齿两侧形成联动块,转板上形成与联动块配合的联动槽,压齿通过联动块与转板的联动槽的联动配合。
压齿一边与齿圈内壁重合,使压齿沿齿圈内壁滑动,转板与齿圈相对转动时,通过转板上的联动槽对联动块的挤压,带动压齿滑移,使压齿相互闭合,完成压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菲尔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菲尔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2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