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2345.X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汪远洋;何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双兴净化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22 | 分类号: | A01F12/2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1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喂入式 联合收割机 脱粒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主要有封闭式滚筒和框架式滚筒两种, 封闭式滚筒主要体现在半喂入收割机以及井关全喂入纵轴流收割机等机型,封闭式滚筒优点是:稻草不能进入滚筒框架内,在脱粒腔内击打次数恒定,稻草被打断的少所以破碎率、含杂率较低,碎草与籽粒容易分离,封闭式滚筒缺点是:滤网与打谷筒的间隙一致而且不能调节,在难脱作物中无法调节滤网与滚筒齿的间隙将出现滚筒负荷过重,脱粒不净,甚至导致机器损坏;框架式脱粒滚筒主要体现在久保田688系列机型中,其优点是:稻草可进入滚筒框架内,脱粒腔容积大,滚筒及脱粒室负荷较轻,脱粒干净,缺点是:稻草在滚筒内击打次数过多,导致谷物破碎率、含杂率及损失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国内外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机滚筒运转负荷大,在高产田稻麦作物时无法达到很低的含杂率、损失率和破碎率,特提出一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使稻麦作物能达到最佳的脱粒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包括螺旋导入板,其特征在于:在螺旋导入板到后面通过一根转轴设有一个多边形脱粒滚筒,转轴贯穿螺旋导入板和多边形脱粒滚筒,该多边形脱粒滚筒是一个凸凹相间的多边形,凸边外设有齿板,使之形成一个环形的齿圈,凹边是内筋板。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多边形脱粒滚筒为六边形。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齿板的凸边和齿板之间设有调节支架。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内筋板的凹边外设有v形罩板。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多边形脱粒滚筒的外边还设有防缠绕板通过转轴贯穿在一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脱粒滚筒外形为凹凸状,能有效增大脱粒腔容量,齿板的设置有利于脱粒。
六边形的脱粒滚筒使稻草在脱粒腔中的击打次数恒定,不易出现谷物破碎。
调节支架的设置方便了调节齿板的高度,灵活调节齿板与凹板滤网的间隙。
v形罩板的设置防止谷粒调入脱粒滚筒内部。
防缠绕板的设置保证了脱粒滚筒的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大了脱粒腔的容量,滚筒及脱粒室负荷较轻,击打次数恒定,不易出现谷物破碎,其齿板为可调节式,可以灵活调节齿板与凹板滤网的间隙,使稻梗不容易缠绕在脱粒滚筒上,稻梗在脱粒腔中向后输送更为畅通,避免稻梗缠绕对机器造成损坏,从而使谷物在脱粒腔中得到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脱粒效果,提高收割效率,降低含杂率、损失率和破碎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在B点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是螺旋导入板,2是六边形脱粒滚筒,3是转轴,4是齿板,5是凸边,6是凹边,7是调节支架,8是防缠绕板,9是v形罩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如图1、2、3所示。
一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包括螺旋导入板1,在螺旋导入板1到后面通过一根转轴3设有一个六边形脱粒滚筒2,转轴3贯穿螺旋导入板1和六边形脱粒滚筒2,该六边形脱粒滚筒2是一个凸凹相间的多边形,凸边5外设有齿板4,使之形成一个环形的齿圈,凹边6是内筋板。
齿板4的凸边5和齿板4之间设有调节支架7。
内筋板的凹边6外设有v形罩板9。
六边形脱粒滚筒2的外边还设有防缠绕板8通过转轴3贯穿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双兴净化器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双兴净化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2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致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凸形磁极线圈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