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除尘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1466.2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普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普智 |
主分类号: | B01D45/00 | 分类号: | B01D45/00;B01D45/12;B01D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4609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除尘窑,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除尘窑。
背景技术
在冶金、铸造、建材、矿山、化工等行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含有粉尘的烟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生产中必须对烟气实行除尘处理,目前常用的是布袋除尘法,利用纤维来捕集烟气中的粉尘,但是需要定时清灰或更换除尘布袋,这种定时清灰模式结构复杂、维护保养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项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节能除尘窑,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科学、维护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能有效清除烟气中的粉尘的除尘窑。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除尘窑,由烟筒1、蝶阀2、吸尘管3、引风机4、旋流器5、窑体6、安全窗7、收尘门8、排气管9组成,烟筒1、吸尘管3、引风机4、旋流器5、窑体6依次相连,窑体6另一端安装排气管9,烟筒1及吸尘管3上分别安装一个蝶阀2,其特征在于,窑体6由若干个窑室组成,每个窑室两面侧墙的上方设置一个安全窗7,下方设置一个收尘门8,窑室之间用隔墙10隔开,每个窑室一侧隔墙的中下方设置下增压窗11,另一侧隔墙的上方设置上增压窗12。
所述窑体6与旋流器5相连的窑室为L形,其余窑室为矩形。
所述窑体6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制成。
所述窑体6采用砖石和混凝土砌筑制成。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烟气增压减压的迷宫流向以达到自然降尘的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除尘窑,含有粉尘的烟气通过烟筒、吸尘管、引风机吹入旋流器进行首次除尘,含有微细粉尘的烟气进入窑体内,先通过隔墙下方的下增压窗进入第一个窑室,在烟气减压扩散中,气体上行,粉尘下落,烟气又经过隔墙上方的上增压窗进入第二个窑室,粉尘在空气中自然降落,烟气再次通过下增压窗进入第三个窑室,在减压扩散中,气体上行,粉尘下落……,此模式数次循环,含粉尘的烟气经过几次反复增减压过程,气体形成上下迷宫流向,完成自然除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除尘效率高:在硅藻土助滤剂厂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除尘窑后,每天回收粉尘数量约为1.5吨,粉尘密度可达纳米级别。窑室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若干个,除尘效率高,特别适用于现在硅藻土、水泥、锅炉等生产时的烟气除尘。
、自然环保,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除尘窑安装成功后,就可以一直循环使用,不需要布袋这样的耗材,环保节能。
、成本低廉,维修简易: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除尘窑,窑体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也可采用砖石砌筑而成,结构简单,都是常用建材,成本低廉,只需将蝶阀关闭即可对窑体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窑体内部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下增压窗的隔墙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上增压窗的隔墙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形窑室隔墙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烟筒、2-蝶阀、3-吸尘管、4-引风机、5-旋流器、6-窑体、7-安全窗、8-收尘门、9-排气管、10-隔墙、11-下增压窗、12-上增压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除尘窑,由烟筒1、蝶阀2、吸尘管3、引风机4、旋流器5、窑体6、安全窗7、收尘门8、排气管9组成,烟筒1、吸尘管3、引风机4、旋流器5、窑体6依次相连,窑体6另一端安装排气管9,烟筒1及吸尘管3上分别安装一个蝶阀2,其特征在于,窑体6由若干个窑室组成,每个窑室两面侧墙的上方设置一个安全窗7,下方设置一个收尘门8,窑室之间用隔墙10隔开,每个窑室一侧隔墙的中下方设置下增压窗11,另一侧隔墙的上方设置上增压窗1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除尘窑,含有粉尘的烟气通过烟筒1、吸尘管3、引风机4吹入旋流器5进行首次除尘,含有微细粉尘的烟气进入窑体6内,先通过隔墙10下方的下增压窗11进入第一个窑室,在烟气减压扩散中,气体上行,粉尘下落,烟气又经过隔墙10上方的上增压窗12进入第二个窑室,粉尘在空气中自然降落,烟气再次通过下增压窗11进入第三个窑室,在减压扩散中,气体上行,粉尘下落……,此模式数次循环,含粉尘的烟气经过几次反复增减压过程,气体形成上下迷宫流向,完成自然除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普智,未经杨普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1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