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形茶加工的理条杀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0514.6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6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阳县兴菇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形茶 加工 杀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形茶加工的理条杀青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市场上对茶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开始的时候,茶叶理条通常都是需要人工操作,通过人工手动来对茶叶进行理条,这就增加了额外的人工劳动,增加了生产成本,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休息,这就容易造成工作效率降低,而且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频繁地接触茶叶,使茶叶容易被细菌等污染物污染,卫生性差,容易影响茶叶饮用者的人身健康。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茶叶理条机,但是这些茶叶理条机机械结构不合理,具有结构复杂的缺点,炒锅在往复架上运动时,机架将产生剧烈的晃动,噪音较大,长期使用将对操作者身体产生危害,其实际理条效果也理想,受热不均,容易造成杀青效果差,影响茶叶的品质,而且传统设备中起锅仍采用手工翻转炒锅,由于炒锅质量较重,十分不便,容易烫伤操作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形茶加工的理条杀青机,能够简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运行的稳定性,使用安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针形茶加工的理条杀青机,包括机架、炒锅、加热管和驱动系统,所述的加热管平铺在机架上,炒锅经往复架安装在机架上,炒锅内设置有若干个理条槽,驱动系统与所述的炒锅连接,炒锅可沿往复架作左右往复运动,所述的炒锅一端与机架铰接固定,炒锅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起锅机构,所述的起锅机构包括支撑杆和顶升杆,所述的支撑杆与炒锅通过滑轮连接,所述的顶升杆与驱动系统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箱,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并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上设置有偏心轮,所述的偏心轮经弯连杆与炒锅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偏心轮上安装有刹车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管的数量和位置与理条槽对应,加热管位于理条槽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热管平铺在机架上方式对炒锅进行加热,使得炒锅受热更加均衡,提高茶叶加工的品质,通过将炒锅一侧于铰接,另一端通过设置起锅机构,利用驱动系统驱动顶升杆,从而通过支撑杆将炒锅的另一侧顶起,达到起锅的目的,无需人工操作,十分方便和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茶叶加工质量好,操作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炒锅、21-加热管、3-驱动系统、4-往复架、5-理条槽、6-支撑杆、61-滑轮、7-顶升杆、8-驱动电机、9-减速箱、10-偏心轮、11-弯连杆、12-刹车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炒锅2、加热管21和驱动系统3,所述的加热管21平铺在机架上,炒锅2经往复架4安装在机架1上,炒锅2内设置有若干个理条槽5,驱动系统3与所述的炒锅2连接,炒锅2可沿往复架4作左右往复运动,所述的炒锅2一端与机架1铰接固定,炒锅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起锅机构,所述的起锅机构包括支撑杆6和顶升杆7,所述的支撑杆6与炒锅2通过滑轮61连接,所述的顶升杆7与驱动系统3相连,所述的驱动系统3包括驱动电机8和减速箱9,所述的驱动电机8固定在机架1上并与减速箱9连接,减速箱9上设置有偏心轮10,所述的偏心轮10经弯连杆11与炒锅2连接,所述的偏心轮10上安装有刹车片12,所述的加热管21的数量和位置与理条槽5对应,加热管21位于理条槽5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热管21平铺在机架1上方式对炒锅2进行加热,由于所述的加热管21的数量和位置与理条槽5对应,并且21位于理条槽5的底部,使得炒锅2中的理条槽5受热更加均衡,提高茶叶加工的品质,通过将炒锅2一侧与机架1铰接,另一端通过设置起锅机构,利用驱动系统3驱动顶升杆7,从而通过支撑杆6将炒锅2的另一侧顶起,达到起锅的目的,无需人工操作,十分方便和安全,将支撑杆6通过滑轮61与炒锅2连接,以致炒锅2得以顺利做左右运动,减少摩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茶叶加工质量好,操作安全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阳县兴菇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松阳县兴菇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0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形绿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破碎面用轧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