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垃圾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9657.X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科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垃圾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垃圾筒。
背景技术
垃圾筒或垃圾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垃圾盛装用具。通常的垃圾筒的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开口,使用时,将塑料薄膜袋套在筒体的内部空间,并使塑料薄膜袋紧贴筒体内壁,获得一个盛装垃圾的容置空间,筒体侧壁上设有排气孔。
然而,上述结构的垃圾筒,套接时,塑料薄膜袋套的开口端边沿纳于垃圾筒顶部的边沿位置,固定不稳定,当塑料薄膜袋的深度与垃圾筒的深度相同时,薄膜袋容易松开垃圾筒的顶部,使薄膜袋的开口面积变小,不方便扔杂物;垃圾筒为一个容置空间,当多双一次性筷子扔于垃圾筒中时,由于筷子的杂乱无章,筷子的一部分容易穿过排气孔,导致不易取出薄膜袋或者薄膜袋易刮破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上述的垃圾筒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垃圾筒,能够解决塑料薄膜袋固定以及方便取出塑料薄膜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垃圾筒,包括筒体、挂钩及隔板,所述筒体顶部边沿设置有多个挂钩,多个挂钩均匀分布于筒体顶部边沿上,所述挂钩的开口朝向筒体底部;所述隔板位于筒体内,所述隔板的底部抵顶筒体的底部,所述隔板的侧壁抵顶筒体的内壁,所述隔板的顶部低于垃圾筒的顶部;所述隔板与垃圾筒的中轴线平行,将筒体分成第一容置空间以及第二容置空间。
上述结构中,所述筒体内壁于隔板接触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筒体顶部向筒体底部延伸。
上述结构中,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与隔板的厚度相适应。
上述结构中,所述挂钩的数量有2-4个,所述挂钩处于同一圆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筒体侧壁上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均匀地分布于筒体侧壁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内容置有金属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垃圾筒边沿的薄膜袋容易松开垃圾筒的顶部,使薄膜袋的开口面积变小以及多双一次性筷子扔于垃圾筒中时,由于筷子的杂乱无章,筷子的一部分容易穿过排气孔,导致不易取出薄膜袋或者薄膜袋易刮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垃圾筒,包括筒体、挂钩及隔板,采用在筒体顶部边沿设置多个挂钩,套接塑料薄膜袋时,该挂钩能够钩住塑料薄膜袋的开口边沿,使塑料薄膜袋的位置稳定,不用担心薄膜袋松动的问题,薄膜袋的开口面积大,方便扔杂物;采用在筒体内设置隔板,该隔板将筒体分成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容置,该第一容置空间用于放置尖状物,如一次性筷子等,第二容置空间用于盛放片状物或块状物,通过对垃圾筒的分区,根据杂物的形状将杂物分区扔入筒体,能够增大薄膜袋的利用空间,取出薄膜塑料袋时,不会破坏薄膜袋,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家用垃圾筒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筒体,11-筒体侧壁,12-隔层,13-排气孔,14-限位槽,15-隔板,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一种家用垃圾筒,包括呈圆柱形或锥台形筒体1、挂钩2及隔板15,所述筒体1顶部边沿设置有多个挂钩2,多个挂钩2均匀分布于筒体1顶部边沿上,所述挂钩2的开口朝向筒体1底部;所述隔板15位于筒体1内,所述隔板15的底部抵顶筒体1的底部,所述隔板15的侧壁抵顶筒体1的内壁,所述隔板15的顶部低于垃圾筒的顶部;所述隔板15与垃圾筒的中轴线平行,将筒体1分成第一容置空间以及第二容置空间。套接塑料薄膜袋时,将塑料薄膜袋展平于筒体侧壁11及隔板15上,该挂钩2能够钩住塑料薄膜袋的开口边沿,使塑料薄膜袋的位置稳定,不用担心薄膜袋松动的问题,薄膜袋的开口面积大,方便扔杂物;采用在筒体1内设置隔板15,该隔板15将筒体1分成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容置,该第一容置空间用于放置尖状物,如一次性筷子等,第二容置空间用于盛放片状物或块状物,通过对垃圾筒的分区,根据杂物的形状将杂物分区扔入筒体1,能够增大薄膜袋的利用空间,取出薄膜塑料袋时,不会破坏薄膜袋,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科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科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9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