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筒加热系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8224.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0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能之原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5/04 | 分类号: | H02H5/04;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系统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料筒加热系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等塑料机械需要将塑料储存于料筒中,使塑料在其中塑化达到良好的流动性,每个料筒会配置有一套加热系统,加热圈便是该加热系统中实现电转换为热量的主要部件,耗电量一般较大。目前一般采用在料筒电热圈外面加装保温罩或者把普通加热圈改造成为纳米红外加热圈或电磁加热圈等方式进行节能,无论采用何种节能方式,制造厂商一般都会在加热圈的外表加以厚厚的保温材料以达到节能和降低表面温度的目的。
此种方式固然可以节能,然而却给料筒以及塑料生产埋下了较大的隐患。现在实际使用中的大部分加热系统都没有超温报警的功能,而加热系统中的主要控制元件交流接触器或者固态继电器均为易损件,而且这些元件损坏后不易被察觉,当这些元件损坏之后,会使得对应的线路一直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导致对应线路上的加热圈不断的加热,又由于电热圈外面有厚厚的保温材料,最终有可能会导致料筒内部的温度大大高于设定温度,造成塑料制品不合格甚至损坏料筒和加热圈,给塑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时监测温度,且能自动超温报警的一种料筒加热系统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料筒加热系统保护装置,包括料筒、用于对料筒进行加热的加热圈、加热电源控制电路、注塑机电脑、加热电源、主电路保护接触器、用于测量料筒温度的热电偶、超温保护电路和报警装置,所述加热电源的输出端与主电路保护接触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电路保护接触器的输出端与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注塑机电脑的输出端与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加热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电偶的第一输出端与注塑机电脑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电偶的第二输出端与超温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主电路保护接触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指示灯和蜂鸣器,所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报警指示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第三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电路采用交流接触器或固态继电器组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电路保护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料筒加热系统保护装置通过超温保护电路实时监测温度,在温度过高时控制报警装置进行声光报警并控制切断电源,从而实现保护料筒加热系统的效果。而且在报警时报警指示灯会根据实际发生过热的温区进行单独指示,有利于降低故障排查的难度,大大提升故障处理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料筒加热系统保护装置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料筒加热系统保护装置,包括料筒、用于对料筒进行加热的加热圈、加热电源控制电路、注塑机电脑、加热电源、主电路保护接触器、用于测量料筒温度的热电偶、超温保护电路和报警装置,所述加热电源的输出端与主电路保护接触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电路保护接触器的输出端与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注塑机电脑的输出端与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加热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电偶的第一输出端与注塑机电脑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电偶的第二输出端与超温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主电路保护接触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指示灯和蜂鸣器,所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报警指示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第三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电源控制电路采用交流接触器或固态继电器组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电路保护接触器为交流接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能之原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能之原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8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