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可漂浮自吸液式多功能消防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7844.4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华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漂浮 吸液式 多功能 消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炮,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在水面上使用的新型可漂浮自吸液式多功能消防炮,属于消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消防炮,通常采用在陆地上作业。在灭火救援现场使用水炮时,必须用消防车为其供水,水炮固定后又不易再移动,水炮用水量大,而消防车载水量有限很难长时间满足水炮的用水需求,尤其是大型石油化工储罐区,在火灾情况下由于用水量大,消防炮和消防车在扑救火灾时,时常会因为供不上水出现断水的现象,延误战机。而在灭油罐火和冷却油罐时使用的大量消防用水,在罐区防护堤内大量畜积,又无法即时、有效、充分地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漂浮自吸液式多功能消防炮,适合在水上作业。在扑救大型石油化工储罐区等场所火灾时,可充分利用防护堤内灭火和冷却时储存的大量消防用水,漂浮在液面上自吸液二次利用水源,直接灭油罐火或冷却着火罐和邻近罐,也可向消防车供水,大大地提高了灭火效能,节约了消防用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新型可漂浮自吸液式多功能消防炮,由炮头、活结Ⅰ、竖直转向驱动电机、水平转向驱动电机、活结Ⅱ构成的无后座力炮体通过底座固定在浮板上,无后座力炮体与底座的接口之间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管伸入到液体中,竖直转向驱动电机、水平转向驱动电机及水泵分别与蓄电池、控制箱连接;在浮板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一螺旋桨,每个螺旋桨与每个电机对应连接,每个电机分别与蓄电池、控制箱连接,所述的控制箱内有信号接收装置,其与外部的遥控装置进行控制信号传输。
在浮板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连接有一固定锚。
水泵上方的出水管道上有与水炮快速连接的水炮接口。连接管安装在水炮接口上,在连接管的末端设有水带接口,在水炮与连管接口处安装有电动阀门,电动阀门与控制箱电气连接。
无后座力炮体的内部且位于活结Ⅱ的下方设有一电动阀门,位于水泵的上方设有一电动阀门,电动阀门与控制箱电气连接。
在浮板的上方设有外罩,外罩将活结Ⅰ、竖直转向驱动电机、水平转向驱动电机、活结Ⅱ、水泵、蓄电池罩在其内部,控制箱安装在外罩的外侧。
在浮板的下方附有一盆状的真空下壳体,真空下壳体的底面附有波纹状橡胶层。
水泵的进水管的下方设有补加管,补加管的底部安装有过滤器,补加管与水泵进水管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无后座力炮体、水泵、浮板以及浮板上的驱动和固定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该消防炮在水面上可实现实时灭火作业,充分的利用了在扑救大型石油化工储罐区等场所火灾时,防护堤内灭火和冷却时储存的大量消防用水,漂浮在液面上自吸液二次利用水源,直接灭油罐火和冷却着火罐及邻近罐,也可向消防车供水,大大地提高了灭火效能,节约了消防用水。在转角范围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器驱动竖直转向驱动电机和水平转向驱动电机实现水炮喷射角度的变换;在水平转角范围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浮板上的螺旋桨驱动装置来驱动消防炮快速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灭火,进而实现水平方向上大范围的喷射,另外螺旋桨驱动装置还可用来稳住消防炮作业时的位置,防止消防炮发生位置偏离;在控制箱体上设置控制按钮,既可以实现近距离操作,又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在浮板的四个拐角处的固定锚,可便于进一步稳固消防炮在作业时的位置,防止发生位置偏移;由于在水泵上方的出水管道上设有接口,水带安装在接口上,在水带上的一处设有水带电动阀门,因此这样可在水泵无法工作或蓄电池电力不足时,通过水带与消防车连接继续实现供水灭火或泡沫灭火;通过控制水炮上的三个电动阀门的开启,一方面可以实现给消防车供水,留作备用,一方面在水泵不能正常工作时,可通过消防车供水继续实施灭火作业;在浮板的上方设有外罩,该外罩可有效防护除炮头和控制箱外的其他部件;在浮板的下方附有一盆状的真空下壳体,真空下壳体的底面设计成波纹状,这样不仅可增加整个消防炮在水上的浮力,而且增加了底面的摩擦力;通过在水泵的进水管的下方增设补加管以及在补加管的底部安装有过滤器,这样不仅可方便实现在陆地或水面上使用,而且还可实现射水和喷射泡沫两种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华,未经刘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78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