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鼓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7648.7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豪;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酉阳县酉好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9806 重庆市酉***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鼓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肥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将团粒法与氨酸法相结合生产复合肥的转鼓造粒机。
背景技术
转鼓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转鼓造粒机是复合肥行业的关键设备之一,适用于冷、热造粒以及高、中低浓度复混肥的大规模生产。主要工作方式为团粒湿法造粒,通过一定量的水或蒸汽,使基础肥料在筒体内调湿后充分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液相条件下,借助筒体的旋转运动,使物料粒子间产生挤压力团聚成球。现有的转鼓造粒机适用于采用团粒法生产复合肥,而氨酸法只能采用氨酸管式反应器来生产。
针对上述不足,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转鼓造粒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了转鼓造粒机,该转鼓造粒机能够采用氨酸法进行造粒生产复合肥,从而解决了以往转鼓造粒机只适用于采用团粒法生产复合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转鼓造粒机,包括圆筒形机体、支撑整个机体转动的托架部分以及驱动机体转动的传动部分,所述机体的一端具有加料口,还包括氨酸喷入系统,所述氨酸喷入系统包括液氨喷射装置、硫酸喷射装置以及空压机,所述液氨喷射装置包括液氨储罐、设置在机体中的液氨雾化喷头以及连通液氨储罐和液氨雾化喷头的液氨管道,所述硫酸喷射装置包括硫酸储罐、设置在机体中的硫酸雾化喷头以及连通硫酸储罐和硫酸雾化喷头的硫酸管道;所述空压机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液氨储罐与硫酸储罐相连通。
进一步,处于机体内的液氨管道和硫酸管道沿机体轴向延伸,所述液氨雾化喷头和硫酸雾化喷头分别沿液氨管道和硫酸管道并列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所述机体上与加料口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机体上位于出料口的端部设置有尾气吸收室。
进一步,所述尾气吸收室处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用于照射机体内部的照射灯。
进一步,所述机体内壁采用橡胶板内衬或耐酸不锈钢衬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鼓造粒机,包括圆筒形机体、支撑整个机体转动的托架部分以及驱动机体转动的传动部分,所述机体的一端具有加料口,还包括氨酸喷入系统。将氨以液态的形式喷射到圆筒形机体内部,改变了以往转鼓造粒机不能采用通入氨气进行氨酸法造粒的弊端,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氨酸喷入系统还具有喷射均匀,造粒效果佳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鼓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转鼓造粒机,包括圆筒形机体1、支撑整个机体转动的托架部分2以及驱动机体1转动的传动部分3,所述传动部分3由电机、减速器、传动齿轮等组成,所述机体1的一端具有加料口11,所述加料口11端密封,还包括氨酸喷入系统,所述氨酸喷入系统包括液氨喷射装置、硫酸喷射装置以及空压机41,所述液氨喷射装置包括液氨储罐42、设置在机体1中的液氨雾化喷头43以及连通液氨储罐42和液氨雾化喷头43的液氨管道44,所述硫酸喷射装置包括硫酸储罐45、设置在机体1中的硫酸雾化喷头46以及连通硫酸储罐45和硫酸雾化喷头46的硫酸管道47;所述空压机41通过气管48、49分别与所述液氨储罐42与硫酸储罐45相连通。所述气管48、49上设置有阀门,用于对液氨储罐42和硫酸储罐45内的气压进行控制。使用时,打开气管上的阀门,空压机将高压空气通入到液氨储罐42和/或硫酸储罐45内,液氨储罐42和/或硫酸储罐45内的溶液通过管道由喷头喷射到物料上,进行氨酸法造粒。将氨以液态的形式喷射到圆筒形机体内部,改变了以往转鼓造粒机不能采用通入氨气进行氨酸法造粒的弊端,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氨酸喷入系统还具有喷射均匀,造粒效果佳等优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处于机体1内的液氨管道44和硫酸管道47沿机体1轴向延伸,所述液氨雾化喷头43和硫酸雾化喷头46分别沿液氨管道44和硫酸管道47并列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多个喷头可以使氨或硫酸溶液均匀喷射到物料表面上,进而提高了造粒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1上与加料口11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机体1上位于出料口12的端部设置有尾气吸收室13。未完全反应掉的液氨或硫酸蒸汽可通过尾气吸收室13进行清除,以防止液氨或硫酸蒸汽散发到工作环境中造成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酉阳县酉好化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酉阳县酉好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7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