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仪器的轴承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034.5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9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宗琦;魏炎红;杨玲;林涛;肖瑶;胡文宫;龙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8 | 分类号: | H02K7/08;H02K5/16;H02K7/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仪器 轴承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仪器的轴承支撑结构,属于油田井下仪器动力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仪器不断向高集成化、高可靠性、高时效化方向发展。石油仪器的发展方向注定了仪器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在井下完成的动作越来越多,因此对仪器中的传动机构也要求越来越高。轴承是传动机构中的重要部件,在轴承的使用过程中最常见、最基础的问题是轴承的配置和预紧。现有的仪器中主要使用单推力轴承和双推力轴承支撑传动轴,但在井下高压、高温、多水的恶劣环境中工作总体效果不佳。在经过分析验证后,采用了单推力轴承和单角接触轴承配合的轴承支撑结构方式。目前常规的支撑结构无法满足仪器长期在井下工作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电缆与仪器连接处的密封进行加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仪器的轴承支撑结构,以满足仪器长期在井下工作对轴承工作可靠性的要求,确保仪器能够在井下长期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仪器的轴承支撑结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定位台阶,定位台阶靠近输入端一侧的传动轴上设有推力球轴承,定位台阶靠近输出端一侧的传动轴上设有角接触轴承。
前述支撑结构中,所述推力球轴承与定位台阶靠近输入端一侧接触连接,另一侧与轴承安装座上的定位面接触连接。
前述支撑结构中,所述角接触轴承的内环与传动轴配合连接,角接触轴承的外环与锁紧螺母的内孔配合连接,锁紧螺母与轴承安装座螺接。
前述支撑结构中,所述角接触轴承一侧的轴承安装座上设有封盖。
前述支撑结构中,所述封盖外侧的传动轴上设有两道动密封组合,两道动密封组合之间设有隔环。
前述支撑结构中,所述传动轴的输入端经万向联轴器与安装在电机支架内的电机连接。
前述支撑结构中,所述电机支架经电机套管与调节支撑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角接触轴承与推力球轴承配合的结构形式,在锁紧螺母的预紧下,推力球轴承承受施加在传动轴上的井下压力P,角接触轴承主要承受仪器负载径向上的分力,在角接触轴承外环和轴承安装座配合间隙很小的情况下,很好的保证了整个旋转轴系和动密封组合及电机输出轴的同轴度。为井下仪器提供了一种较适合的轴承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动密封组合、 2-隔环、 3-轴承安装座、4-电机安装支架、5-电机套管、6-调节支撑筒、7-锁紧螺母、8-角接触轴承、9-定位台阶、10-推力球轴承、11-万向联轴器、12-电机、13-传动轴、14-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一种井下仪器的轴承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电机12连接的传动轴13;传动轴13上设有定位台阶9,定位台阶9靠近输入端一侧的传动轴13上设有推力球轴承10,定位台阶9靠近输出端一侧的传动轴13上设有角接触轴承8。推力球轴承10与定位台阶9靠近输入端一侧接触连接,另一侧与轴承安装座3上的定位面接触连接。角接触轴承8的内环与传动轴13配合连接,角接触轴承8的外环与锁紧螺母7的内孔配合连接,锁紧螺母7与轴承安装座3螺接。角接触轴承8一侧的轴承安装座3上设有封盖14。封盖14外侧的传动轴13上设有两道动密封组合1,两道动密封组合1之间设有隔环2。传动轴13的输入端经万向联轴器11与安装在电机支架4内的电机12连接。电机支架4经电机套管5与调节支撑筒6连接。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推力球轴承10安装在传动轴13的定位台阶9输入端一侧,再将角接触轴承8安装在传动轴13的定位台阶9输出端一侧,然后将轴承安装座3从传动轴13的输入端套在推力球轴承10上,最后用锁紧螺母7将角接触轴承8和推力球轴承10固定在传动轴13上。
第二步、将封板14从传动轴13的输出端装入轴承安装座3,将角接触轴承8和推力球轴承10封在轴承安装座3内,再依次将动密封组合1、隔环2和动密封组合1套在传动轴13的输出端。然后将组装好的传动轴组件装入调节支撑筒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0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斗伸缩及防离沥的同步封层车
- 下一篇:一种振动分级筛顶盖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