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轨计数踩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4802.5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0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毛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素玲 |
主分类号: | B30B9/00 | 分类号: | B30B9/00;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轨 计数 瓶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品整理装置,特别是单轨计数踩瓶装置,属于废品处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饮料瓶作为废弃物扔掉,由拾荒者捡拾。但是由于饮料瓶占用较大体积,故积攒较多的饮料瓶后难以收纳,因此需要挤掉瓶内空气使饮料瓶成为扁状,从而减少其所占的体积,使得拾荒者的袋子可以收纳更多的饮料瓶。但拾荒者在拾取饮料瓶时多用脚直接踩瓶,但有的瓶子较为结实不容易踩扁,长时间踩瓶对鞋或者脚有损害,因此需要一种踩瓶装置来更便捷轻松的实现踩瓶功能。而且由于拾荒者多为年老者,捡拾瓶子时对所拾取的瓶子数量没有或者难以准确记忆,需要一个装置能够使拾荒者能实时了解所捡拾瓶子的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单轨计数踩瓶装置,可以帮助拾荒者轻松的踩扁饮料瓶并了解所捡拾瓶子的数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单轨计数踩瓶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底板、滚轮、弹簧、挡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拨杆及转轮计数器。
上压板与下底板尾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呈V型,上压板设有一个滑槽,一个滚轮设置在滑槽中,滚轮上穿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两端均安装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一转轴,在下底板上设置有挡板,挡板设置于滑槽的一侧并位于下底板首端。转轮计数器安装于下底板首端,并位于挡板的前侧,包括主动轮、从动轮、驱动轮、计数带、指针和支架,
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通过支架安装于下底板上,主动轮与从动轮上连接有计数带,计数带一端固定于主动轮,一端固定于从动轮。驱动轮与主动轮同轴安装,驱动轮外缘设置有拨齿,拨齿包括平面与弧形面,主动轮旁侧设置有指针,指针通过支架连接于下底板,
拨杆设置于上压板首端,并与驱动轮的拨齿配合。
进一步的,上压板的首端设置有向上的弧形的上扬部。
进一步的,下底板上设有与上压板对应的滑槽。
进一步的,挡板的高度低于瓶口上边缘并高于瓶口下边缘。
进一步的,驱动轮转动时,拨齿的弧形面先接近从动轮,平面后接近从动轮。
进一步的,转轮计数器还包括防反转装置,防反转装置一端固定于下底板,另一端与拨齿配合。
本实用新型单轨计数踩瓶装置,上压板和下底板上均设有一个滑槽,滚轮在滑槽中以其为轨道滚动。将饮料瓶拧掉瓶盖后放置于上压板和下底板之间,下底板上的挡板挡住瓶口,用脚踩踏上压板,滚轮沿滑槽向上压板的首端滑动,上压板与下底板之间的间隙变小,由于上压板与下底板呈V型,饮料瓶受压力滑动变形,瓶子即被踩扁,然后再拧紧瓶盖。为了防止滚轮滑脱,在上压板的首端设置有向上的弧形的上扬部,滑槽延伸至上扬部。因此在滚轮被压迫滚至上压板首端时,滚轮沿滑槽行至上扬部,保证不会脱出滑槽。松开上压板后,滚轮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滚轮将上压板和下底板之间的间隙撑大,即可取出压扁的饮料瓶。在踩踏上压板时,上压板上的拨杆拨动转轮计数器驱动轮上的拨齿使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同轴的主动轮转动,主动轮转动时带动计数带转动,计数带一端固定于主动轮,一端固定于从动轮,且计数带在从动轮上缠绕有多圈。因此每踩踏一次,主动轮转动时通过计数带带动从动轮转动,防反转装置能够防止驱动轮反转,进而防止主动轮反转。主动轮转动时,计数带从从动轮上向主动轮转移并缠绕在主动轮上,并利用指针指示计数带上的数字实现计次、计数。能够实现机械式计数,且不需电力驱动,计数可靠。
本实用新型单轨计数踩瓶装置,能够利用人力施加在上压板的压力,将上压板和下底板之间的饮料瓶压扁,由于作用面积大,且作用面较硬,饮料瓶滑动变形而非直接垂直压缩,使得踩扁饮料瓶更省力、便捷,不会对拾荒者的鞋或者脚产生损害。并且能利用转轮计数器准确显示、记录所踩踏的瓶子,使捡拾瓶子者能够实时了解所捡拾的瓶子数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轨计数踩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轨计数踩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轮计数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转轮计数器的俯视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素玲,未经毛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4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线路板电镀用装置及其辅助边条
- 下一篇:玻璃钢格栅自动化连续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