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3929.5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蔡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慧玲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
目前,常用的传统枕头,一种是透气枕头,即在枕头芯内装填聚酯纤维或混以羊毛、羽毛等材料而成,因其蓬松、舒适,而且透气性较好,至今广为使用;另一种一般用泡棉枕头,用惰性泡棉或乳胶材质一体成型(即俗称的记忆枕),其单边形成圆弧度凸起,可托住颈椎骨,从而防止落枕。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透气枕头在使用时,头部无法获得有效定位,容易从枕头上滑落,从而造成落枕情形,导致睡后经常颈部酸痛,影响睡眠质量;而泡棉枕头因泡棉材质松软,使用时,头部深陷其中,泡棉受挤压后,变紧实,不仅没有柔软舒适的感觉,反而因泡棉经压缩后,透气性较差,当头部整体接触使用时,常有闷热感,影响睡眠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影响睡眠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枕头。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枕头,所述枕头包括:枕座、枕芯和枕套,所述枕座两侧均设置有圆弧凸起,且所述枕座两侧的圆弧凸起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枕芯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枕套包覆在所述枕座和所述枕芯的最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枕座两侧的圆弧凸起结构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枕头还包括:至少一个香味包,所述至少一个香味包设置在所述枕套内部或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枕芯内装填有聚酯纤维、羊毛或羽毛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枕座采用惰性泡棉或乳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枕芯支撑使用者头部,并借助枕芯原有的蓬松、透气性佳等特性,可分散头部的压力,并获得透气、清爽舒适的效果;而肩颈部位则受枕座两侧圆弧凸起的支撑,对头部进行稳固定位,从而防止落枕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枕座与枕芯两者相互运用,优点互补,即可获得最佳的助眠效果与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侧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枕座,11圆弧凸起,12容置空间,
2香味包,
3枕芯,
4枕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也可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枕头,所述枕头包括:枕座1、枕芯3和枕套4,所述枕座1两侧均设置有圆弧凸起11,且所述枕座1两侧的圆弧凸起1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2,所述枕芯3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2内,所述枕套4包覆在所述枕座1和所述枕芯3的最外侧。
其中,枕座1一般是用海绵、软塑料、软性动植物纤维等材料做成,在其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圆弧凸起11,这两个圆弧凸起1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2,正好用于放置枕芯3(也可称为枕头包),对枕芯3形成限位,加上在最外层设置用于包覆的枕套4,整个结构结实稳定。由于枕芯3一般内部充有聚酯纤维或混以羊毛、羽毛等材料而成,其蓬松、舒适,而且弹性和透气性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枕芯3支撑使用者头部,并借助枕芯3原有的蓬松、透气性佳等特性,可分散头部的压力,并获得透气、清爽舒适的效果;而肩颈部位则受枕座1两侧圆弧凸起11的支撑,对头部进行稳固定位,从而防止落枕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枕座1与枕芯3两者相互运用,优点互补,即可获得最佳的助眠效果与睡眠质量。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枕座1两侧的圆弧凸起11结构对称。对称的圆弧凸起11能够对枕芯3以及肩颈更好的定位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慧玲,未经蔡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3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