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杂物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821.4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谭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杂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计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杂物盒。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内饰以及辅助装置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的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
其中,汽车内部的杂物盒是汽车内饰以及辅助装置中的最重要的配件之一,汽车杂物盒可供乘员用来放置开车出行时可能用到的各种杂物。例如说主驾驶座位处的放置杯子的盒子,或者是靠近车门的储物盒,再或者是汽车顶盖上的储物盒。但是现有的这些杂物盒一方面空间有限,不能满足乘员出行时需要带大量东西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杂物盒一般用于放置一些时刻使用的东西,而一些不需要经常使用的杂物放置在这些杂物盒中,既不方便,又浪费空间,再者现有的杂物盒通常没有盖子封住,各种杂物进入视线,严重影响感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杂物盒,充分利用了汽车底座上的空间,并且该汽车杂物盒上设有盖板,密封杂物,美观实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杂物盒,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与汽车踏步垂直连接,所述盖板包括一主体面,所述主体面的第一边延伸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边缘还包括至少一个卡勾,所述主体面的与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的边缘处包括至少一个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一个从所述主体面上延伸出的凹槽和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一个与所述主体面垂直连接的第一卡槽面和一个第二卡槽面,所述第二卡槽面上具有一凸块;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边相对应的边缘处形成至少一个卡口,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边相对应的边缘处延伸出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形成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的所述凹槽为弧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所述第二卡槽面与所述第二卡槽面之间形成一个角度为0°-30°的锐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具有加强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设置在汽车踏步上,可以用于存储一些不是经常用到的杂物,充分利用了汽车底座上的空间,并且该汽车杂物盒上设有盖板,密封杂物,美观实用。盖板上设置安装组件,可以方便迅速的拉出盖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的立体结构图。
图2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的平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中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2中的汽车杂物盒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2中的汽车杂物盒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的立体结构图,图2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的平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包括底板10和盖板20,底板10与汽车上的汽车踏步100垂直连接。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中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底板10上形成一开口11,也即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的杂物入口,通过该开口11可以将需要存储的杂物放置到汽车杂物盒中。
图4所示为图2中的汽车杂物盒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2中的汽车杂物盒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请参照图4和图5,盖板20用于盖住底板10上形成的开口11,从而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杂物盒。盖板20包括主体面21,主体面21的第一边21a延伸出一个第一侧面22,第一侧面22与主体面21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150°,第一侧面22的边缘还包括至少一个卡勾23,卡勾23与第一侧面22垂直连接,并大致呈L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卡勾23的数量为两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卡勾23的数量越多,可以越稳固的将盖板20固定于底板10上。主体面21的第二边21b的边缘处包括至少一个安装组件30,其中主体面21的第二边21b与第一边21a为相对的两边。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30的数量为两个,但并不以此为限,与卡勾23的数量相对应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