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向通用振动夹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734.9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仕伟;丁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振动 夹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夹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三向通用振动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夹具,是用于连接振动试验台与被测试件所做的振动台试验夹具。中国专利201220623423.5一种振动夹具装置中的振动夹具不能在三个方向同时满足GJB1032-1990环境应力筛选方法要求,而且一个振动夹具只能用于某一特定型号的被测试件的振动试验。
常见的振动夹具有T形、L形、开口盒式、封闭盒式以及其他的一些通过铸造产生的形状,如立方体型、圆筒形、锥形等。立方体型、圆筒形、锥形铸造成本较高。开口盒式应用范围较窄。封闭盒式、T型、L型振动夹具均可通过焊接加工,较为简单,成本低,但一阶固有频率较低,只能在单一方向或两个方向上满足环境应力筛选方法要求,通常不能在三个方向同时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向通用振动夹具装置,用于多个不同种类被测试件的振动试验,进一步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及焊接为一体的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两个侧支撑板和底板;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侧支撑板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底板上,框架和焊接的整体螺纹相连,左支撑板设置于底板的左边,右支撑板设置于底板的右边,左支撑板和一个侧支撑板相互垂直,右支撑板和另一个侧支撑板相互垂直。
所述底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侧支撑板和框架上分别设有螺纹孔。
所述左支撑板和侧支撑板形成T型,右支撑板和侧支撑板形成T型。
所述左支撑板和侧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和左支撑板相连,另一端和侧支撑板相连,右支撑板和侧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段和右支撑板相连,另一端和侧支撑板相连。
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侧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多个加强支撑块,所述加强支撑块分别垂直在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侧支撑板上。
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侧支撑板均为带有四个直角边和一个斜边的五边形,第四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第二直角边和第三直角边和斜边依次相连,第一直角边固定在底板上,第二直角边和第四直角边分别垂直于底板,第三直角边平行于底板,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的长度均大于第三直角边和第一直角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侧支撑板的第二直角边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每个支撑板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长度的比值为0.6~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每个支撑板的第四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长度的比值小于0.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每个支撑板的厚度为30~50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较单一的T形、L型夹具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一倍左右,而且易于加工,成本较低。能在三个方向上同时满足GJB1032-1990环境应力筛选方法要求。同时通过替换夹具的部分零件,实现一个振动夹具装置用于多个不同种类被测试件的振动试验,进一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左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是除去框架后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框架及焊接为一体的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两个侧支撑板3和底板4;所述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侧支撑板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底板4上,框架和焊接的整体螺纹相连,左支撑板1设置于底板4的左边,右支撑板2设置于底板4的右边,左支撑板1和一个侧支撑板3相互垂直,右支撑板2和另一个侧支撑板3相互垂直。
所述底板4、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侧支撑板3和框架上分别设有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