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码产品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439.3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沈月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月天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产品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固定手持数码产品,如手机、PDA和GPS等于其它载体上的数码产品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具备各种功能的数码产品日宜增多,例如移动电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PDA等等,其尺寸逐渐缩小至方便使用者可随身携带。有些情况下,若使用者并不是续性地操作该数码产品时,便有将该数码产品设罝于使用者周围,供使使者随时取用的需求,例如驾驶员在车辆行进中,使用手机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此时,便需要设计适当的支架,供使用者将电子装置设罝于特定的位罝,并呈现方便操作的状态。
经查询中国专利文献,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支架,其中有一种数码产品支架的结构为,包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数码产品,如移动电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PDA等等;一可转动的连接件和一吸盘底座,吸盘底座用于吸附于其它物体(如,汽车挡风玻璃)特定表面;而可转动的连接件将夹持件与吸盘底座连接起来。
现有数码产品支架的夹持件有一款为夹子,其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由转动关节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关节包括轴,以及所述第一夹持体的两侧边设的一对带有第一孔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二夹持体的两侧边设的一对带有第二孔的第二凸耳,所述轴穿在所述第一凸耳的第一孔和第二凸耳内,在所述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保持将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拿捏部呈张开状态。
但是,这种带有夹子结构的数码产品支架,在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一是当使用者需要数码产品置于夹子的两夹持体之间时,需要先用一支手捏住夹子的拿捏部,压缩弹簧使两夹持体张开,才可以装入数码产品,这种用双手同时操作才可以装入数码产品的支架,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在驾驶员在行车途中装入或取下数码产品,显得更是不便;二是现有夹子的两夹持体长度相等,其张开的最大宽度受到夹持体长度的限制,不可能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方便装卸数码产品的数码产品支架,该支架还可以适当地增加其张开的最大宽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数码产品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码产品支架,包括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件,可转动的连接件和吸盘底座,所述可转动的连接件位于夹持件与吸盘底座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由转动关节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关节包括轴,以及所述第一夹持体的两侧边设的一对带有第一孔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二夹持体的两侧边设的一对带有第二孔的第二凸耳,所述轴穿在所述第一凸耳的第一孔和第二凸耳的第二孔内,在所述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保持将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拿捏部呈张开状态;所述第一夹持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体的长度,在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端部设有夹持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可转动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螺纹盖,所述第一连接头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体下底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另一端为环状自由端,所述环状自由端被至少三条槽分割成三片以上的弧形弹性卡隼,在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纹盖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头一端与所述吸盘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另一端延伸出一球体,在所述球体表面上设有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设有软胶环,所述软胶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球体的直径;所述球体卡在所述弧形弹性卡隼内,所述螺纹盖盖在所述第一连接头环状自由端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吸盘底座是可拆式连接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吸盘底座包括吸盘和底壳,所述吸盘分为中央部分和周缘部分,所述底壳设置在所述吸盘上,所述底壳的自由端压在所述吸盘的周缘部分上,并具有一个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提杆,所述提杆的一端与所述吸盘的中央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提杆的另一端设有穿孔,并伸向所述容置空间内,一拉柄设有一对通孔,所述拉柄位于底壳之外,在所述底壳上设枢孔,枢轴穿过所述通孔、枢孔和穿孔将拉柄、底壳和提杆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吸盘的周缘部分的底面上设有粘性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月天,未经沈月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