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升机最大过载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296.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涂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43/00 | 分类号: | B64D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机 最大 过载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最大过载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实际试飞工作中,试飞任务单往往要求试飞员在直升机的一个动作中使过载量达到某个数值,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直升机所做的一个动作中的最大过载信号的显示器为试飞员判断是否达到试飞任务单的要求提供依据。
现在飞行测试中常用的过载显示器是机械仪表。机械式仪表原理简单,但有两个不足之处,第一对于不同的过载传感器,机械仪表需要加装不同的调理电路,通用性差;第二飞行员做一个动作所用的时间可能非常短暂,机械仪表无法保持这个动作中最大的过载值,不便于飞行员观察最大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直升机最大过载显示器,通用性强、可以保留显示数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最大过载显示器,包括:
A/D转换芯片、单片机、锁存器、显示数码管;
A/D转换芯片与过载传感器连接,将过载传感器测得的当前直升机过载模拟量转换成过载数字量;
单片机与A/D转换芯片连接,接收过载数字量,如果接收的过载数字量的数值大于单片机中记录的之前的过载数字量的数值,用当前数值替换之前的数值记录在单片机寄存器中,并且单片机解算替换后的数值并发送结算结果;
锁存器与单片机连接,接收结算结果,锁存器驱动显示数码管显示结算结果并保持。
进一步的,还包括:复位键,
所述复位键与单片机连接,将单片机寄存器中过载数字量的数值清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显示数码管显示结算,可以代替之前各种功能近似的机械仪表,通用性强,并且可以保留整套动作中的最大过载值,易于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升机最大过载显示器,如图1所示,包括:
A/D转换芯片1、单片机2、锁存器3、显示数码管4;
A/D转换芯片1与过载传感器连接,将过载传感器测得的当前直升机过载模拟量转换成过载数字量;
单片机2与A/D转换芯片1连接,接收过载数字量,如果接收的过载数字量的数值大于单片机2中记录的之前的过载数字量的数值,用当前数值替换之前的数值记录在单片机2寄存器中,并且单片机2解算替换后的数值并发送结算结果;
锁存器3与单片机2连接,接收结算结果,锁存器3驱动显示数码管4显示结算结果并保持。
进一步的,还包括:复位键5,
所述复位键5与单片机2连接,将单片机2寄存器中过载数字量的数值清0。
具体的,A/D转化芯片使用ADC0804,ADC0804属于连续渐进式A/D转换器,这类型的A/D转换器除了转化速度快(几十至几百微秒)、分辨率高外,还有价格便宜的优点。单片机使用的是STC89C52,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位I/O口线,完全符合系统的需要,并且价格便宜,可反复擦写内部程序。锁存器使用74HC595,74HC595是硅结构的CMOS器件,兼容低电压TTL电路,具有一个8位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存储器,三太输出功能,使用方便。显示模块使用共阴集四位八段数码管,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
试飞员操纵直升机开始做一个动作,首先将单片机寄存器A置零,机载的过载传感器将模拟信号输入本实用新型的A/D转换芯片ADC0804,通过A/D转换以后,ADC0804将产生的过载数字量送给单片机STC89C52,单片机判断该过载数字量是否大于寄存器A中的值,如果是则将该过载数字量存入寄存器A,如果否则不将该过载数字量存入寄存器A,单片机通过算法解算寄存器A中的过载数字量,并将解算结果送给锁存器74HC595,锁存器驱动数码管显示并保持,当这个动作结束以后,数码管显示的就是这个动作过程中的最大过载,试飞员可以依据这个判断自己所做的动作是否满足过载要求。下一个动作开始前,试飞员可以按下复位键,重新观察下一个动作的最大过载值。对于不同的过载传感器,可以通过设置单片机中的软件算法,从而使显示器与过载传感器配套,实现相对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