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脂尾气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180.0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龙;李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美星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115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尾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尾气罐一般用来处理树脂生产时的尾气,现有尾气罐为单一罐体结构,直接与树脂生产装置(如反应釜等)相连,这种大都是一次净化,其结构决定了净化效果差,而且净化过程容易造成倒吸,使得生产装置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树脂尾气罐,其具有净化效果好,放置净化过程倒吸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树脂尾气罐,包含通过管路依次串接的冷凝器,真空缓冲罐和罐体,所述真空缓冲罐和罐体通过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管深入至罐体内部;所述进液管上串接单向阀;
上述罐体内设置有加热器,罐体内部上方设置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连接管路,该管路远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外部水源对接;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排水口,所述罐体侧面设置排污口,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排气口,该排气口上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一净化箱,串接管和第二净化箱;
上述第一净化箱内放置有波尔环填料,上述第二净化箱内填充活性炭,所述第二净化箱通过引风机和排空口向外排放净化后的气体。
进一步的是:上述真空缓冲罐上设置有抽真空口,该抽真空口通过管路连接真空泵。
进一步的是:上述罐体的侧面还设置有观察窗。
进一步的是:上述罐体底部为倒椎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树脂尾气罐,其为一套完整的尾气净化系统,冷凝器可以为生产装置自带设备,冷凝器将生产装置的尾气冷凝后排入真空缓冲罐进行真空环境下的缓冲,尾气转为液体状态通过单向阀(防止倒吸)来送入罐体中,罐体内的加热器加热液体后,刺激性等有害气体上升,与雾化喷头喷出的水充分接触,一部分有害气体下降至水的上表面,一部分有害气体通过罐体的排气口排出;罐体底部的排水口用来排出单纯的水,罐体侧面的排污口排出有害的液态物质;由罐体顶端排气口排出的有害气体通过两个净化箱依次净化,最终直接排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果更好,环保性更强;而且整个净化过程不会产生倒吸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凝器,2-真空缓冲罐,3-单向阀,4-真空泵,5-进液管,6-排气口,7-雾化喷头,8-排水口,9-排污口,10-加热器,11-快速接头,12-波尔环填料,13-第一净化箱,14-串接管,15-第二净化箱,16-活性炭,17-引风机,18-排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时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树脂尾气罐,包含通过管路依次串接的冷凝器1,真空缓冲罐2和罐体,所述真空缓冲罐2和罐体通过进液管5连通,所述进液管5深入至罐体内部;所述进液管5上串接单向阀3;
上述罐体内设置有加热器10,罐体内部上方设置雾化喷头7,雾化喷头7连接管路,该管路远端通过快速接头11与外部水源对接;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排水口8,所述罐体侧面设置排污口9,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排气口6,该排气口6上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一净化箱13,串接管14和第二净化箱15;
上述第一净化箱13内放置有波尔环填料12,上述第二净化箱15内填充活性炭16,所述第二净化箱15通过引风机17和排空口18向外排放净化后的气体。
优选的,上述真空缓冲罐2上设置有抽真空口,该抽真空口通过管路连接真空泵4。
优选的,上述罐体的侧面还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的,上述罐体底部为倒椎体结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美星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美星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