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液含氢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873.8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0 | 分类号: | G01N3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液含氢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液含氢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铝中主要含氢、氧和氮三种气体,而氢含量占85%以上,氢在铝及其合金中溶解与析出,会使铝合金铸件产生针孔、气孔等,最终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和内部质量大为降低。如何确定铝合金液中氢的含量,在压铸前如何能简单、直接、快速、准确的测定铝合金液中氢的浓度,以确保获得合格的铸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铝合金铸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人们对铝合金铸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炉前快速测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铝液测氢的装置非常多,在实际生产中,只需判断铝液含氢是否过量,所以通常采用取样法进行定性检测,其中,减压凝固法较为常见。但现有铝液测氢的装置通常一次只能测量一组铝液,不能在第一组铝液检测未结束时进行另一组铝液的检测,所以需要间隔测量多组铝液时,检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液含氢量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检测间隔放入的多组铝液,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铝液含氢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座,设于检测座上的真空泵和检测机构,其中,设有多个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真空底座、真空罩、坩埚和连接于真空底座上的吸气头, 所述吸气头通过气体管道与真空泵连接,气体管道上均设有气压表和调节开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需要同时检测多组铝液时,将盛有待检测铝水的坩埚分别放置于不同的真空底座上,并用真空罩罩住吸气头和坩埚,启动真空泵并打开相应的气体管道上的调节开关,即可同时进行多组铝液的含氢检测。当需要对多组铝液间隔一定时间检测时,只需将待检测的铝液放入未被使用的检测机构,打开相应的调节开关即可检测。本装置既可以同时检测多组铝液,也可以多组铝液间隔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所述真空罩顶部设有观察窗,观察窗方便操作者随时观察铝液是否成型。
进一步,所述真空底座上设有石棉垫,盛有铝液的坩埚温度非常高,设置石棉垫能有效防止坩埚将真空底座烫坏。
进一步,所述吸气头与真空底座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段时间后,吸气头容易堵塞,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更换吸气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液含氢量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铝液含氢量检测装置实施例中检测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铝液含氢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座1,设于检测座1上的真空泵2和检测机构3,其中,设有多个检测机构3,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真空底座31、真空罩32、坩埚33和与真空底座31螺纹连接的吸气头34, 本实施例中,真空底座31上设有石棉垫35,真空罩32顶部设有观察窗,所述吸气头34通过气体管道与真空泵2连接,气体管道上均设有气压表和调节开关。
具体使用方法:
当需要同时检测多组铝液时,将盛有待检测铝水的坩埚33分别放置于不同的真空底座31上,并用真空罩32罩住吸气头34和坩埚33,启动真空泵2并打开相应的气体管道上的调节开关,即可同时进行多组铝液的含氢检测。当需要对多组铝液间隔一定时间检测时,第一组铝液放入其中一个检测机构3时,启动真空泵2并打开相应的气体管道上的调节开关,要检测另一组铝液时,只需将待检测的铝液放入未被使用的检测机构3,打开相应的调节开关并根据压力表进行调节后即可。
通过真空泵2在真空罩32内抽真空,观察观察到坩埚33内的铝液成型后,关闭相应气体管道的调节开关,用坩埚33钳取出坩埚33并冷却,待成型的铝液试样冷却后,将坩埚33内的冷却试样倒出,观察试样外侧的气孔,气孔越多,则铝液含氢量越多。通过与铝液含氢等级标准对比,即可判断铝液的含氢是否过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