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使用于高粘度流体的立式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784.3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帆;黄宝琛;胡小春;王适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江搅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24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粘度 流体 立式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使用于高粘度流体的立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为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随着精细化工、合成化工的技术发展,生产中出现的高粘度物料反应、混合过程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聚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粘胶、日化等领域,高粘度反应釜均为主要核心设备。一般情况下,高粘度反应釜采用螺带式搅拌器,由于螺带的旋转作用,物料会沿容器壁面螺旋上升,在向中心凹穴汇合,形成上下对流循环,以达到混合、传热、反应操作目的,然后物料从反应釜的下端靠重力排出。但随着物料粘度升高流动性变差的时候,靠螺带提升物料的能力和自由回落的对流效果会大幅度变差,中心部分物料甚至会呈静止状态无法再参加混合,这给这些物料的制备和出料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中在高粘度状况下,中心物料无法再与周边物料混合、对流以及出料口堵塞无法出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于高粘度流体的立式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于高粘度流体的立式反应釜,包括机架和用于容置物料的容器,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容器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挤出螺杆,所述的搅拌轴上设有从上至下逆时针或顺时针安装的第一螺带和与第一螺带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带,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的挤出螺杆设于出料管内,出料管的出口与卸料阀的阀口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出螺杆上设有与第一螺带螺旋方向相同的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出螺杆上叶片的边缘向其两侧折出形成宽带翻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出料管内镶有轴套,所述的宽带翻边与轴套的内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螺带通过横向叶片与搅拌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螺带的底部通过椭圆式叶片、圆弧式叶片或锥形叶片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卸料阀为闸板式卸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带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带有2-4条,且所述的第一螺带设于第二螺带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容器的外壁上设有夹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容器周边采用第二螺带,中心采用第一螺带,工作时第二螺带将物料沿容器壁面螺旋提升,第一螺带将第二螺带向上提升再向中心汇集的物料强行下推,使物料从外到里形成强制循环,能使高粘度物料均匀掺和、反应,改善了高粘度物料中心部分和周边物料混合、对流,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同时在出料管中设有挤出螺杆,出料管的出口设有卸料阀,出料时,打开卸料阀,在出料管中挤出螺杆的强制挤出作用下,能将高粘度物料或膏状物料不断挤出,保证出料顺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I处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卸料阀7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容器;21、夹套;3、驱动电机;4、搅拌轴;41、第一螺带;42、第二螺带;5、挤出螺杆;51、叶片;511、宽带翻边;6、出料管;7、卸料阀;8、轴套;9、横向叶片;10、椭圆式叶片;11、低速端联轴器;12、高速端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江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江搅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净化除湿调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节能取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