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山地自行车挡泥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317.0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J15/00 | 分类号: | B62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山地 自行车 挡泥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的山地自行车挡泥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山地自行车出于美观方面的考虑,一般不配有挡泥瓦。但是当下雨天路面有积水或者淤泥时,积水或淤泥会飞溅到骑车者的后背上。有的山地车配有可以拆卸的挡泥瓦,平时晴朗天气,路面没有积水或淤泥时,为了让自行车更美观和方便骑行,骑车者可以把车瓦拆卸下来;当下雨天路面有积水或者淤泥时再装上车瓦,防止弄脏骑车者后背。但是车瓦的拆卸工作占用了骑车者大量时间,并且不能做到随时随地的拆卸,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伸缩的山地自行车挡泥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伸缩的山地自行车挡泥瓦由可伸缩瓦体、伸缩控制机构和制动机构组成;可伸缩瓦体由一个固定端瓦体、一个自由端瓦体以及若干个中间瓦体组成;每段瓦体设计成空壳状,瓦体截面逐渐增大,环环相扣;伸缩控制机构由弹簧、两根钢丝缆绳、第二钢丝缆绳、变速滚轮和手摇滚轮组成,弹簧固定在可伸缩瓦体内,时刻保持压缩状态;其中一根钢丝缆绳的一端固定在自由端瓦体的壳体内,另一端缠绕在变速滚轮的大轮上;另一根钢丝缆绳的一端缠绕在变速滚轮的小轮上,另一端缠绕在手摇滚轮上;制动机构为一个棘轮机构,由棘轮和棘爪组成,棘轮固定在手摇滚轮上,棘爪固定在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山地车挡泥瓦的自由伸缩,既能保持山地车的美观程度,又可以在必要时有效地遮挡雨水和淤泥,保护骑车者。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伸缩瓦体结构图。
图2瓦体截面图。
图3伸缩控制机构图。
图4制动机构图。
附图标识:1-自由端瓦体,2-若干个中间瓦体,3-固定端瓦体,4-第一钢丝缆绳,5-弹簧,6-变速滚轮,7-第二钢丝缆绳,8-手摇滚轮,9-棘爪,10-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附图中的固定端瓦体3固定在车架上,自由端瓦体1为伸缩自由端。每段瓦体设计成空壳状,瓦体截面(如图2)逐渐增大,相互嵌套,环环相扣。第一钢丝缆绳4的一端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在瓦体1的空壳内,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端瓦体3的空壳内,弹簧时刻保持被压缩状态,第一钢丝缆绳4的另一端缠绕在变速滚轮6的大轮上。第二钢丝缆绳7与各零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变速滚轮6和手摇滚轮8分别固定在车架的不同位置,其中手摇滚轮8固定在车架前端(骑车者的手能够到的位置)。棘轮10与手摇滚轮8固定在一起,棘爪9固定在车架上。
(2)具体操作方法:
需要将车瓦收缩的时候,骑车者只需要操作手摇滚轮8,便能通过钢丝缆绳和变速滚轮的传动带动自由端瓦体1,达到收缩车瓦的目的。注:变速滚轮可以有效减少手摇滚轮要转过的圈数,棘轮机构可以起到制动作用,防止手摇滚轮反转,进而防止车瓦回弹。
需要将车瓦伸长的时候,骑车者需要一只手拨动棘爪,另一只手控制手摇滚轮,此时弹簧伸长,达到伸长车瓦的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型电脑散热模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笔记本散热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