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8136.4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野;张元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途汽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F15B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黄小栋 |
地址: | 2012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手套 空气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缓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缓冲装置,通常连接于箱门上,用于控制箱门开启,使得箱门能缓慢打开,防止压装于箱门附近的物品所产生的重力而导致箱门快速下落进而影响箱门的使用寿命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设置于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为例,现有技术中,在活塞或筒体上设置微小进气孔,在活塞杆向外拉动时,由于活塞与筒体之间密封,筒体的无杆腔产生负压,通过微小进气孔向该无杆腔通气,进而产生缓冲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的空气缓冲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微小进气孔设置在活塞与筒体上,尺寸固定不变,因此,微小进气孔产生的阻尼力大小很难去调整。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空气缓冲装置在活塞杆缩回时,会产生由阻尼力突变而带来的打顿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其能够保证良好的缓冲效果,并且能够使活塞杆回程时快速缩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缓冲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为敞口状,所述筒体的敞口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连接有活塞,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端盖,所述活塞将所述筒体内腔分隔为有杆腔与无杆腔;其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有杆腔的空气相通的阻尼区域,所述活塞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阻尼区域与所述无杆腔的通孔,所述阻尼区域活动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通孔的进气片,所述进气片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对的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环状突出部,所述环状突出部的内孔与所述活塞围成所述阻尼区域。
优选地,所述活塞靠近所述阻尼区域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垫,所述进气片位于所述环形密封垫外侧,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正对所述进气片的中间位置的、用于限制所述进气片在所述环形槽内移动的轴向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进气片的周边正对所述环形密封垫的环形端面的位置开设有排气槽。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在活塞与活塞杆之间设置进气片,活塞杆在拉出时,由于进气孔未能够及时向筒体的无杆腔补充空气,因此,在无杆腔产生负压,进而对活塞杆的移动产生阻尼缓冲效果;在活塞杆缩回时,空气可以将进气片顶开,进而从进气片周边排出,使得活塞杆快速缩回。设置排气槽,可以进一步提高排气效果,使得活塞杆回程无阻尼。将活塞与活塞杆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更换进气片,以便满足不同缓冲效果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进气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安装于汽车手套箱上,具体地,汽车手套箱包括本体以及铰接于本体上的箱盖。参见图1,空气缓冲装置包括筒体1以及活塞杆3等,筒体1外侧设置有耳部(图中未标示),耳部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10,用于将筒体1铰接于汽车手套箱的本体上;位于筒体1外的活塞杆3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孔20,用于将活塞杆3铰接于箱盖上。打开手套箱时,活塞杆3向外拉出,并通过进气孔801通入空气进而对汽车手套箱产生一定的缓冲。
继续参见图1并参见图2,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一端为敞口状,筒体1的敞口端设置有端盖2。筒体1内设置有活塞杆3,活塞杆3一端连接有活塞4,另一端延伸出端盖2,活塞4与筒体1的密封通过O形圈6实现,活塞4将筒体1内腔分隔为有杆腔与无杆腔(图中未标示)。为保证活塞杆3的平稳移动进而保证手套箱的平稳开启,活塞杆3与活塞4之间设置有与有杆腔的空气相通的阻尼区域5,活塞4上开设有连通阻尼区域5与无杆腔的通孔401,阻尼区域5活动设置有用于覆盖通孔401的进气片8,进气片8上设置有与通孔401相对的进气孔801。当活塞杆3拉出时,由于无杆腔产生负压,因此,空气会向无杆腔流动,进气片8贴合于通孔401上,仅通过进气孔801向无杆腔通入空气,从而对活塞杆3的移动产生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途汽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途汽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8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手套箱锁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输罐车用后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