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AR38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7224.2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代宝;段晓义;苏润田;严菲;袁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2;F21V23/00;F21V17/10;F21V17/12;F21V15/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151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ar38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AR38灯。
背景技术
PAR38灯是现有国际标准灯型号,其具有聚光好,光线柔和典雅的特点,一般用于要求较高的照明场合。现有的PAR38灯都是被动散热,散热效果不好,并且整体灯的重量大,组装复杂,在振动环境下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在安装灯具时灯的外壳也易漏电,现有的PAR38灯的透镜外侧还设置有面盖,所述面盖固定在所述灯具的壳体上,用于挡住并固定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和面盖是分离设置的,由于所述透镜是设置在面盖内侧,所以会造成透镜与散热器直接接触,透镜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加速老化。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方便组装且安全性高的PAR38灯。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PAR38灯,其包括:
驱动单元,其包括灯头,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内与所述灯头相连接的驱动电源;
风扇单元,其包括风扇和塑料罩,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塑料罩上;
光源单元,其包括铝基板、设置在所述铝基板上的LED灯珠以及透镜;
位于所述塑料罩内的散热器,其一端与铝基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扇和塑料罩的组合体相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源分别与所述风扇和LED灯珠导线连接,所述底座一端与所述灯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塑料罩相连接,所述透镜锁附在所述塑料罩的LED灯珠发光端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风扇通过螺丝锁附孔锁附在所述塑料罩上,所述散热器通过风扇锁附螺丝锁附在所述风扇和塑料罩的组合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风扇锁附螺丝为自攻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塑料罩上设置有卡扣和螺丝凸孔,所述卡扣包括卡勾和筋条,所述驱动电源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的卡勾相配合的卡扣孔,所述驱动电源通过卡勾固定在所述底座内,所述风扇通过所述卡扣的筋条和螺丝孔锁附于所述塑料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塑料罩内还设置有过线孔,连接所述风扇和LED灯珠的导线穿过所述过线孔与所述驱动电源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源通过AC电源线与所述灯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底座与塑料罩通过塑料座螺丝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和通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透镜通过透镜螺丝锁附在所述塑料罩的LED灯珠发光端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透镜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为大于2.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a)灯具整体比传统的同功率LED被动散热整体重量轻了近3/5,从而保证灯具在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b)在保证灯具散热的情况下,灯具整体裸露部分采用绝缘塑料保证了在安装灯具时人员的安全;
(c)驱动电源采用卡扣固定并通过底座对电源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组装的方便简洁且四周电气绝缘性好;
(d)采用透镜面盖一体化设计并直接固定在塑料外壳上,避免以往透镜接触散热器,避免了透镜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加速老化;
(e)塑料罩的结构设计,在固定风扇的同时,也固定了电源,增加了灯具整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PAR38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PAR38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7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