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插式综合保护控制单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3941.8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7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万山;祖守威;崔文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恒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02 | 分类号: | H02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2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插式 综合 保护 控制 单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插式单元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快插式综合保护控制单元装置,用于矿用多回路真空电磁起动器对电动机进行综合保护、起停控制的独立控制单元,实现壳体空间布局紧凑、多回路选择使用和快速安装维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防爆壳体内部可集成单元的电气元件的安装,一般是直接固定在壳体内部;或者是在壳体内部把需要安装的电气元件组合,然后固定电气元件;或者将电气元件简单开放地组装为一体,然后固定于箱体内部。这样使电气元件的固定组装比较困难,工作劳动的强度大,维修更换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使得防爆壳体的结构空间利用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电气元件集成单元模块化以及快插的结构的综合保护控制单元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多回路防爆壳体内部电气元件的布置占用空间过大、电气元件在固定安装时不易操作或过于繁琐、维修更换时间比较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快插结构模块、连接器模块、导轨和丝杠拆卸结构组成。快插结构模块相对于导向轨道固定用于连接器模块对接,将电气元件整合到快插结构模块框架内,该模块框架的要求是在满足气元件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情况下,要尽量占用小的壳体空间,从而减小防爆壳体的体积,使结构紧凑,快插结构模块主要包括:接触器、电流互感器、电路板、保护器、压敏电阻、电抗器、框架、动触头、定位销固定板、定位销、HE连接器、铜排一;连接器模块由连接器固定板、连接器、支撑母排、隔板、定位销套组成;丝杠拆卸结构是通过旋转进给来保证快插结构模相对导向轨道直线移动,而快插结构模块固定座相对导向轨道固定,从而实现快插结构模块和连接器模块地快速对接、分离和锁紧;导向轨道是用来保证连接器模块在较小的力下能够按照给定的路线移动,从而使连接器模块与快插结构模块固定座的对接部位能够很好的对接,不产生错位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效果是:使防爆壳体的内部结构美观、紧凑;使繁琐的壳体组装变得简明有序,减少了壳体组装的工作量,减少劳动强度,便于快速维修更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快插模块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图1中连接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右视图。
图4:图1中快插结构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俯视图。
图中:1、连接器模块,2、快插结构模块,3、丝杠拆卸结构,4、导轨,5、连接器固定板,6、连接器,7、支撑母排,8、隔板,9、定位销套,10、HE连接器,11、动触头,12、接触器,13、压敏电阻,14、保护器,15、电路板,16、电抗器,17、电流互感器,18、框架壳,19、定位销固定板,2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电气元件模块框架设计时所需考虑走线、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因素优化,得出最合理的方式布置,以达到使模块的空间利用率最高,既占用壳体的空间小又便于组装。
图4和图5是快插结构模块2的内部结构,图1表示出了各部分的装配关系,下面介绍下实施方式:首先将导向轨道4固定于防爆壳体内部的支架上,其次将连接器模块1固定于导向轨道4上并保证它们的相对位置要正确,然后将快插结构模块2置于导向轨道上并用力推动快插结构模块2使其按照给定的轨道向前移动,当丝杠拆卸结构3和导轨4上的丝杠座相接触时,停止推动快插结构模块2,此时通过旋转进给丝杠3使快插结构模块2相对导向轨道4缓慢的前移,使快插结构模块2和连接器模块1能够平稳的对接,当对接完成时,用外六角螺栓M6将快插结构模块2固定在导轨上,便完成了快插模块结构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恒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恒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3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