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C电源的自动调整照明强度的LED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3339.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宁宁;余德军;冯纯益;于奇;李东明;封正勇;龙文涛;杨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c 电源 自动 调整 照明 强度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AC电源的自动调整照明强度的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灯具有包括尺寸小、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可靠性高等许多优点。同时,随着大功率照明LED性能的提高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其应用领域正由屏幕背光源以及一些对亮度要求不高的景观照明领域向普通白光照明领域扩展,这些照明应用包括用于居住、商业和工业应用中的环境照明以及其它照明应用。
LED元件对施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很敏感。例如,当所施加的电压过高时,LED元件中的电流很大,此时LED元件可能劣化或被损坏。此外,当所施加的电压比临界电压低时,流经LED元件的电流很小,此时LED元件可能产生很少的光或不产生光。因此,对LED元件施加的恒定电流以避免LED元件损坏并使LED元件产生足够的发光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设计高效、可靠的LED驱动电路显得尤为关键。
传统的基于AC电源的LED驱动电路,往往使用大体积的变压器转能,占用相当多的空间,并且使用有极性的高压电解电容,长时间使用下,其元件寿命急速缩短,容易造成产品可靠度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C电源的LED驱动电路,其在有效降低电路的成本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之间找到了一种优化解决方案。
为了完成上述实用新型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LED驱动电路,其包括整流单元,照明部分,恒流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照明部分,所述照明部分连接在整流单元和恒流驱动部分之间,所述恒流驱动部分连接在照明部分和基础电压节点之间。所述照明部分包括多个串联的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包括若干LED发光元件,所述恒流驱动部分包括多个恒流单元,所述照明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与其对应的恒流单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个串联的照明单元中的第一照明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整流单元,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部分的第一恒流单元的输出端以及与下一个照明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恒流单元分别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一个MOS管和一个采样电阻,其中,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相应的照明单元,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采样电阻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到所述参考电压。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各个所述恒流单元与所述照明单元之间插入有高压MOS管,所述高压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照明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高压MOS管的源极连接恒流单元的输入端,所述高压MOS管的栅极连接恒定电压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相应的负载,所述MOS管的源极经所述采样电阻输出,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到所述参考电压VREF,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AC电源电压较高时,在各个所述恒流单元与所述照明单元之间加入高压MOS管,所述高压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照明单元,该高压MOS管的源极连接恒流单元输出,该高压MOS管的栅极连接恒定电压VGATE。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恒流驱动部分包括四个彼此串联的恒流单元,所述照明部分包括四个彼此串联的照明单元,其中,
第一恒流单元由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MOS管和第一采样电阻构成,第二恒流单元由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MOS管和第二采样电阻构成,第三恒流单元由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三MOS管和第三采样电阻构成,第四恒流单元由第四运算放大器、第四MOS管和第四采样电阻构成,
其中,在所述第一恒流单元中,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一照明单元,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和第一采样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恒流单元的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到参考电压,
其中,在所述第二恒流单元中,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和第二采样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恒流单元的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到参考电压,
其中,在所述第三恒流单元中,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三照明单元,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和第三采样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恒流单元的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到参考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3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