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2847.0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5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年夫照;程伟;管安伟;王李芳;彭勇;曹勇;田兆举;赵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年夫照;程伟;王李芳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沣源***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烤烟 真菌 病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烟草是一种以烟叶为主要用途的经济作物,烟草种植技术性很强。为得到高质量烟叶,对大田烟株必须采取打顶的技术措施。烟株打顶是指在适当时期摘去烟株顶部的花蕾或花序。烟株打顶是烟草栽培的一项关键技术,对烟叶高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烟株打顶可调控烟株长势长相,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尤其是对促进上部烟叶开片、增加单叶重、提高内在品质效果显著。然而烟株打顶后会留有打顶伤口,遇到阴雨天气及不适当的农事操作(如打顶器具没有严格消毒等),真菌病害会从伤口处侵入,以至于感染烟株,从而导致真菌病害的发生,如烟草空茎病,进而造成烟叶产量下降,烟叶品质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旨在解决烟株打顶后会留有打顶伤口,遇到阴雨天气及不适当的农事操作真菌病害会从伤口处侵入,以至于感染烟株,从而导致真菌病害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圆筒状壳体,套接于所述壳体开口端的套管;所述壳体顶端的内底部铺设有使用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药液浸湿的脱脂棉。
进一步,所述套管为伸缩性好的橡胶管。
进一步,所述套管外设置用于锁紧套管和壳体的收紧铁丝。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一端封闭的塑料瓶。
进一步,所述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药液为噻菌铜药剂配制的药液。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深度为4cm,套管的长度约为3cm。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打顶伤口易被病菌侵入的特点,提供的用于烤烟打顶时期套在打顶伤口防止真菌病害从打顶伤口侵入的装置,该装置既可以防止外部病菌的侵入,又可以杀死伤口处已经侵入的病菌,一举两得,使用方便,防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套管、3-脱脂棉、4-收紧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包括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圆筒状壳体1,套接于所述壳体开口端的套管2;壳体1顶端的内底部铺设有使用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药液浸湿的脱脂棉3。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套管2为伸缩性好的橡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套管2外设置用于锁紧套管和壳体的收紧铁丝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壳体1为一端封闭的塑料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药液为噻菌铜药剂配制的药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壳体1的深度为4cm,套管2的长度约为3cm。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包括: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圆筒状壳体1,套接于所述壳体开口端的套管2;壳体1顶端的内底部铺设有使用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药液浸湿的脱脂棉3。套管2为伸缩性好的橡胶管,套管2外设置用于锁紧套管和壳体的收紧铁丝4。壳体1为一端封闭的塑料瓶。壳体1的深度为4cm,套管2的长度约为3cm。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药液为噻菌铜药剂配制的药液。
本实用新型的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在制作时,先把塑料瓶和橡胶管进行消毒,然后把适量的脱脂棉塞入瓶底内,使之刚好铺满瓶底,保证与打顶伤口充分接触,接着向瓶内注入适量的噻菌铜药剂配制的药液,使药液把脱脂棉完全润湿,修整橡胶管,使之长度约为3cm,再把橡胶管一端套在塑料瓶瓶口处,保证结合牢固,不易脱落,为了进一步防止脱落,在橡胶管的外部拧有收紧铁丝。
本实用新型的防治烤烟真菌病害的装置在使用时,先观察待打顶茎杆的直径,以便于确定橡胶管和塑料瓶的直径,橡胶管直径略小于打顶伤口处茎杆直径,塑料瓶直径略大于打顶伤口处茎杆直径;打顶前按照以上制作方法组装适当数量的本装置;打顶后立即把本装置套在打顶伤口处茎杆上,使橡胶管与茎杆紧密接触,并且保证塑料瓶底部的脱脂棉与打顶伤口充分接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年夫照;程伟;王李芳,未经年夫照;程伟;王李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2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授粉专用帽
- 下一篇:联栋大棚育秧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