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捉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2655.X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诚心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义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捉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捉蝇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捉蝇器有很多,大多数结构诸如专利201220135174.5当中记载,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圆筒状,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过渡通道管,所述过渡通道管为锥形结构,在壳体内灌有溺苍水,在壳体的下端固定设有支撑腿,在壳体上端口设有一端口罩。
然而这种结构的捉蝇器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壳体下方为完全敞开式,苍蝇进入壳体的几率比较小;(2)壳体为圆筒状结构,溺苍水面比较狭窄,苍蝇溺水几率比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灭蝇效果好的捉蝇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捉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球壳和由不透明塑料制成的托盘,所述球壳和托盘上下组合在一起但两者为可分割的独立体,所述球壳具有一上开口和一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上设置有一封盖,所述下开口上设置有一向所述球壳内凹陷的锥形通道,所述锥形通道顶端设置有一内通所述球壳的通口,所述托盘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诱饵腔相导通的窗口,所述诱饵腔上出口与所述球壳的下开口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通道的顶端至所述球壳的球心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球壳的上开口上设置有呈台阶状结构的口颈,封盖设置于口颈处,所述封盖的端面上设置有网状孔。
作为优选,所述封盖的侧缘上设置有突出于所述口颈外缘的凸起。
有益效果:(1)不透明塑料制成的托盘形成诱饵腔,苍蝇由窗口进入诱饵腔,进入诱饵腔后的苍蝇势必往更宽广的球壳下开口飞,因此在锥形通道的引导下进入球壳内,球壳在锥形通道的通口位置向外侧呈弧度的扩大状,整个溺水面增大,因此苍蝇进入以及溺水的概率大大增加。
(2)球壳的上开口设置有口颈以方便使用者单手把持球壳,封盖上的凸起以方便使用者启开封盖,以上均方便使用者清洗捉蝇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壳,2-下开口,3-锥形通道,4-通口,5-上开口,6-口颈,7-封盖,8-凸起,9-托盘,10-诱饵腔,11-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捉蝇器,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球壳1和由不透明塑料制成的托盘9,球壳1和托盘9上下组合在一起但两者为可分割的独立体,球壳1具有一上开口5和一下开口2,球壳1的上开口5上设置有呈台阶状结构的口颈6,封盖7设置于口颈6处,封盖7的端面上设置有网状孔,封盖7的侧缘上设置有突出于口颈6外缘的凸起8。
下开口2上设置有一向球壳1内凹陷的锥形通道3,锥形通道3的顶端至球壳1的球心位置,锥形通道3顶端设置有一内通球壳1的通口4,托盘9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诱饵腔10相导通的窗口11,诱饵腔10上出口与球壳1的下开口2相通。诱饵腔10的底部上还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凸痕,以供诱饵稳定摆放。
实用:苍蝇由窗口进入诱饵腔,进入诱饵腔后的苍蝇势必往更宽广的球壳下开口飞,因此在锥形通道的引导下进入球壳内,球壳在锥形通道的通口位置向外侧呈弧度的扩大状,整个溺水面增大,苍蝇溺水而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诚心,未经黄诚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2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