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开自动控制电源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1263.1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志刚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3;H01R13/7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开 自动控制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特别涉及一种常开自动控制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是电器使用中常见设备使用频率极高,要实现电器使用的安全、节能、智能化发展,必然无法忽略对电源插座的升级换代。现有插座不使用的插孔与使用中的插孔同样带电,现有的防止插入安全措施都是通过增加盖板或插入阻力的办法,在安全性上仍然存在隐患,在自动化程度和节能上仍然需要提升。由于电源插座需要应对的环境、设备多种多样,市场上现有的一些安全插座、节能插座、定时插座等,通用化和自动化程度低、不能灵活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常开自动控制电源插座,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模块提供插头插入位置信号,功能传感器模块提供各种电源管理所需功能信号,使电源开关控制板能够自动管理电源输出。插座不使用的插孔与电源处于常开不带电状态,当插座各插孔没有同时插入插头时,插座控制开关也不会接通电源,提升了插座安全控制的自动化程度。通过在功能传感器模块接入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就可以轻松实现各种不同的电源功能控制和管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常开自动控制电源插座,包括电源开关控制板、电源输入输出模块、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模块、功能传感器模块,所述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模块、功能传感器模块可以提供的信号,管理电源输入输出模块,实现电源管理工作。所述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模块提供插头插入位置信号,功能传感器模块提供各种电源管理所需功能信号,使电源开关控制板实现电源输出管理。
所述电源输入输出模块的电源输入与各插孔电源输出处于常开状态,插座每个插孔有一个独立的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只有当插孔的各插头位置传感器,传来插头各插孔同时插入到位的信号时,电源开关控制板才会接通对应插孔的电源输出开关。
所述电源输入输出模块和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模块可以根据需要,增减电源输出和配套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的数量。
所述功能感应器模块,可以根据电源插座的实际使用环境和需要,增减不同的功能传感器。
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自动电源控制功能完整。
2、各模块功能扩展性和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
3、不需要对现有的电网、电器做特殊适应性改装,就能实现多种自动控制功能。
4、插座不使用时,或者插座单个插孔插入金属物体,插座不会接通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开关控制板1,电源输入输出模块2,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模块3,功能传感器模块4。电源开关控制板1根据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模块3通过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5提供的插头插入位置信号,功能传感器模块4通过各种功能传感器6提供各种信号,控制管理各插孔的电源输出8。电源输入输出模块2的电源输入7与各插孔电源输出8处于常开状态,只有当插孔的各插头位置传感器5传来插头各插孔同时插入到位的信号时,电源开关控制板1才会接通对应插孔的电源输出8。
电源输入输出模块2和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模块3可以根据需要,增减电源输出8和配套插头插入位置传感器5的数量。
功能感应器模块4,可以根据电源插座的实际使用环境和需要,增减不同的功能传感器6,比如采用湿度传感器预防进水,电流传感器控制短路,定时控制器进行定时控制,红外线接近传感器进行红外线控制等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志刚,未经钟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1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