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吊篮悬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9926.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栋;梁杰忠;陈伟彬;张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5102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吊篮 悬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电动吊篮悬臂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吊篮一般是用于模板打磨,由于作业面宽,现有电动吊篮悬臂机构采用固定式加配重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的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移动不方便,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不适用于大型模板的打磨。
如图1所示,现有的悬臂机构一般包括横梁1、竖直支架2、支撑柱3和平台4,平台通过钢丝绳悬吊在横梁的一端,横梁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支架2上,支撑住设于横梁的中部,用于维持平台和竖直支架的平衡,相应地,该横梁1上分别设有支撑柱具有吊点a、支撑点b和配重点c,其相对应的是平台、支撑柱和竖直支架的连接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电动吊篮悬臂机构,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吊篮悬臂机构,其包括横梁、竖直支架、支撑柱和平台,所述悬臂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横梁方向垂直设置的滑移轨道,所述滑移轨道由两根平行并相向设置的槽钢构成,所述竖直支架的底部安装在所述滑移轨道内,并可在所述滑移轨道内滑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嵌设于滑移轨道内,所述竖直支架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工字钢上。
进一步地,所述工字钢的底部设有支撑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支架与工字钢的连接处的两侧设有斜撑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轨道的下方还设有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由槽钢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吊篮悬臂机构,竖直支架的底部安装在由槽钢构成的滑移轨道内,实现了悬臂机构可移动,槽钢的上翼承载了竖直支架供平台载重的力,竖直支架不需要配重只需沿滑移轨道滑动即可等效于平台所需的配重,避免了侧模打磨过程中,由于要经常移动吊篮位置使用配重不便于操作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动吊篮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移轨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移轨道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竖直支架;3、支撑柱;4、平台;a、吊点;b、支撑点;c、配重点;5、滑移轨道;6、工字钢;7、支撑轴承;8、支撑架;81、支撑横梁;82、支撑竖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吊篮悬臂机构,其包括横梁1、竖直支架2、支撑柱3和平台4,该悬臂机构还包括与横梁1方向垂直设置的滑移轨道5,该滑移轨道5由两根平行并相向设置的槽钢构成,竖直支架2的底部安装在滑移轨道5内,并可在滑移轨道5内滑动。
竖直支架2的底部安装在由槽钢构成的滑移轨道5内,槽钢的上翼承载了竖直支架2供平台4载重的力,竖直支架不需要配重只需沿滑移轨道5滑动即可等效于平台4所需的配重,避免了侧模打磨过程中,由于要经常移动吊篮位置使用配重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为了保证滑移轨道6的强度,在两条平行槽钢之间每隔一段距离在垂直方向上加焊角钢。当调整好悬臂机构的距离时,为了使用安全,要在悬臂机构的竖直支架2上加焊角钢,并在滑移轨道5上开设角钢固定孔,以通过螺栓、角钢和固定孔将竖直支架和滑移轨道固定锁死,在要移动的时候再解除。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吊篮悬臂机构还包括工字钢6,该工字钢6嵌设于滑移轨道5内,竖直支架2的底部固定在工字钢6上。且在竖直支架2与工字钢6的连接处的两侧设有斜撑支撑,以加固工字钢6与竖直支架2连接处的强度。为了便于工字钢6在轨道上滑动,本实施例工字钢6的底部设有支撑轴承7。
本实施例滑移轨道5的下方还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8在侧模打磨中固定在侧模的固定支座上,使其不影响侧模的加工。优选地,支撑架由槽钢制成。该支撑架包括支撑横梁81和支撑竖直杆82,其分别由槽钢制成,其中,支撑横梁81的一端与支撑竖直杆82连接,其另一端为倾斜向上的20-60°斜坡,该斜坡是在侧模打磨中用于连接滑移轨道5和侧模固定端的,其一般是设置在靠近操作平台一侧。
在实际应用中,吊篮平台自重约为356kg,额定载荷约为630kg,需要配重质量约为900kg,一条悬臂需要配重约为45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9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