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丸束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9882.7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富岛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处理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抛丸束能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是各行各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等金属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冷拉钢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为工业冷拉钢材在热轧生产过程时,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氧化皮,而氧化皮的存在对钢材的后续加工会带来许多麻烦,诸如:拉丝时会对模具产生影响;冷挤压时对模具和产品带来很大损耗;同时产生较大的加工损耗;为此原料的加工工艺中必须对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和铁锈进行彻底的剥壳清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国内对钢材去氧化皮的处理工艺主要是酸洗,即让成捆或成卷的钢材浸在酸洗槽中,槽内放入一定浓度的硫酸或相关混合酸,必要时还要进行加热,用酸腐蚀掉棒材表面的氧化皮。这种方法的缺陷是酸的浓度及加热反应时间不好控制。另外一种常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利用抛丸机的抛丸器抛出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工件表面,现有抛丸机的缺陷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聚拢装置,导致抛丸器抛掷处的丸砂呈现散射状,除了直接抛掷在工件表面的丸砂外,其他的丸砂多被浪费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抛丸束能装置,采用该束能装置能有效提高抛丸机丸砂的利用效率,增强对工件的处理效果。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束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转动设置于机体上对应于抛丸器喷口外侧的四根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其中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靠近机体上方抛丸器喷口,第二转轴、第四转轴靠近机体下方抛丸器,并在第一转轴、第三转轴上分别通过束能板固定夹块连接第一束能板、第三束能板,在第二转轴、第四转轴上分别通过束能板固定夹块连接第二束能板、第四束能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端部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端部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三转轴端部固定有第三齿轮,第四转轴端部固定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上还通过气缸座固定有气缸,连杆一端连接于第三转轴上,另一端连接于气缸活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独特,通过针对现有抛丸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丸砂做无用功的情况,特别开发设计了一种能够聚拢丸砂的装置,通过在抛丸器的喷口设置束能板,根据工件的大小来调节成组对应的束能板的开合角度,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手段,当抛丸器工作时,抛掷出的丸砂可以经过反射聚拢后达到待加工工件表面,达到清理或强化工件表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束能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第四齿轮1、第二齿轮2、第一齿轮3、第三齿轮4、抛丸器5、定位板6、第一束能板7、第一转轴8、第二束能板9、气缸10、气缸座11、钢砂束12、束能板固定夹块13、第三束能板14、工件15、第四束能板16、连杆17、第二转轴18、第三转轴19、第四转轴20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抛丸束能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机体上对应于抛丸器5喷口外侧的四根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三转轴19、第四转轴20,其中第一转轴8与第三转轴19靠近机体上方抛丸器喷口,第二转轴9、第四转轴20靠近机体下方抛丸器,并在第一转轴8、第三转轴19上分别通过束能板固定夹块13连接第一束能板7、第三束能板14,在第二转轴9、第四转轴20上分别通过束能板固定夹块13连接第二束能板9、第四束能板16。
所述第一转轴8端部固定有第一齿轮3,第二转轴9端部固定有第二齿轮2,第三转轴19端部固定有第三齿轮4,第四转轴20端部固定有第四齿轮1,所述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2、第三齿轮4、第四齿轮1相互啮合。
所述机体上还通过气缸座11固定有气缸10,连杆17一端连接于第三转轴19上,另一端连接于气缸10活塞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富岛精工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富岛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9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结膜囊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