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动加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8894.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3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00 | 分类号: | C03B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动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动加料的装置,可以用于螺旋送料器维修或更换时给玻璃熔窑中间料仓进行人工加料。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熔窑所使用的投料系统见图1所示,一般包括:配合料起吊机构1、自动卸料机构、料罐2、卸料缓冲机构3、自动称重机构4、钢平台5、主料仓6、螺旋送料器7、中间料仓8、炉体9及投料机10等。配合料起吊机构一般为行吊或单轨吊,是将配好且恒温过的配合料送至自动卸料机构上的装置;自动卸料机构是利用配合料及料罐自重和卸料机构上的顶杆把配合料注入主料仓的装置;主料仓及自动称重机构主要起着承载玻璃配合料和对原料进行称量的作用;螺旋送料器承担着主料仓和中间料仓之间配合料的输送任务;中间料仓设有料位上、下限位计,可将配合料保持在一定的质量范围内,其目的在于使进入投料机的配合料致密度一致从而保证投入炉体的配合料持续均匀;投料机是对炉体内进行加料的设备。正常情况下,投料系统是这样工作的:将恒温过的配合料起吊至自动卸料装置上,配合料在本身重量和料罐自重以及卸料顶杆作用下由卸料机构进入主料仓进行贮存和称量,继而进入送料器,由送料器再输入至中间料仓,最后经投料机送入炉体。配合料进入卸料缓冲机构以后的整个输送过程是自动的。一旦送料器需要维修或更换时,这个自动加料过程就会中断。为了保证投料机持续均匀地给炉体送料,就必须从中间料仓进行人工填料。但中间料仓处于加料平台中部,配合料起吊设备无法达到这个部位,这就需要人工转运配合料,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加之中间料仓靠近炉体,填料人员作业环境十分恶劣(环境温度60℃左右)。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用于螺旋送料器维修或更换时给玻璃熔窑中间料仓进行手动加料的装置成为本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于螺旋送料器维修或更换时给玻璃熔窑中间料仓进行手动加料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手动加料的装置,包括设置在钢平台上的加料漏斗,加料漏斗下方套接有输料管,输料管端部设有扁嘴出料口,扁嘴出料口的出口与中间料仓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漏斗两侧设有铰接装置,铰接装置与输料管上设置的连接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装置通过连接螺杆与输料管上连接杆相连接,输料管上的连接杆上设有连接螺母,加料漏斗与输料管套接后通过连接螺杆和连接螺母连接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扁嘴出料口的出口与螺旋送料器的送料器出料端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漏斗外侧焊接有角钢支撑座,加料漏斗通过角钢支撑座置于钢平台上且能够旋转任意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管端部扁嘴出料口为弯曲扁嘴状,以一定角度进入狭窄加料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现有技术的手动加料作业不但需要人工转运配合料,而且加料人员贴近炉体,因此,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温度高。本实用新型采用行吊或者单轨吊转运配合料,而且手动加料装置的加料口远离炉体,利用配合料自重及装置中的漏斗、输料管将粉料送入中间料仓,采用此装置加料既可大幅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又能极大改善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
(2)现有技术的手动加料作业是操作人员用料勺给中间料仓里加料,由于中间料仓与送料器出口端之间间隙较小,因此加料作业比较困难,容易洒料扬尘。本实用新型的输料管出口端为扁嘴型,可以直接深入中间料仓内,加料作业容易且克服了洒料扬尘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投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添加有本实用新型后的投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起吊机构;2、料罐;3、卸料缓冲机构;4、自动称重机构;5、钢平台;6、主料仓;7、螺旋送料器;8、中间料仓;9、炉体;10、投料机;11、手动加料装置;11-1、送料器出料端;11-2、输料管;11-3、铰接装置;11-4、加料漏斗;11-5、角钢支撑座;11-6、扁嘴出料口;11-7、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手动加料的装置,包括设置在钢平台5上的加料漏斗11-4,加料漏斗11-4下方套接有输料管11-2,输料管11-2上端套接在加料漏斗11-4出口端上并以连接件紧固,从而形成配合料输送腔体;输料管11-2端部设有扁嘴出料口11-6,扁嘴出料口11-6的出口与中间料仓8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8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